钟月玄晖 作品

第61章 环淮安陈瑄访故老 奉灵柩汉王闹京师(2)

“等着吧,还有你的好瞧呢!”看着皇太子朱高炽在小太监张兴搀扶下笨拙地上船, 过江,回宫,几个肃穆的东宫辅臣在后尾随着,汉王朱高煦像卸了一块久粘的狗皮膏,内心里一阵敞快。北运灵柩的队伍渐渐远了,那一条由黑白两色组成的图案不甚吉利,尽管灵柩的主人是他的母后,他也要离得远一些,再远一些,免得晦气。高煦站在江边,他的数百亲随侍卫呈扇形一层层围着。他纵马在江边来回走了几趟,在晚秋的清冷中,在阴霾的天空下,望着江南岸苍茫的南京城,脸上浮出了一丝阴狠的笑。

奉旨回京迎取母后灵柩,又给了这匹野马一个脱缰的机会,王妃韦氏体弱,不愿跟着都不行,到通州驿站时,已吃不消路途奔波的劳累,想多住一日,高煦跳将起来,起手就是一掌,打得韦氏趴在地上动弹不得。他余怒未消,转身出去,正和过来说事的驿丞撞个满怀,气急败坏的高煦迎胸就是一脚,驿丞登时毙了命。高煦的心绪坏透了,吆喝一声“牵马!”就走出了驿站的院子。自此,所过府州县的官员,稍不如意即加训斥,有敢辩解的就是一顿鞭子。朝里朝外的官员大都知道东宫、汉王间的微妙关系,无奈中隐忍了算了事。 高煦在南京待了近半年的光景,算是志得意满了。听从王斌的计谋,从多方面下手。

叶宗行调任淮安,他把亲信朱恒放到钱塘这块富庶的地方任知县。又到吏部,逼着蹇义提 议他的亲信枚青到济宁去接了已故的潘叔正做知州,王斌到苏州任知府,全是钱粮丰稔的 地界;接着又把妻弟韦弘、韦兴安排到都督府任职,并分别兼任鹰扬、龙虎卫指挥使,以顶替外放的枚青、王斌二人。

高煦使出了一石二鸟的诡计,一面跑到宫里,叫监国的太子答应他的用人安排,高炽很难办,若应了汉王,岂不有悖于国法,父皇那儿怎么交代?耐不住高煦从未有过的好脸色,便着人盖上了“皇太子之宝”的大印,还未等他说要“奏请父皇再行定夺”的话,高煦早跑出了文华殿。

按大明的兵制,所有的官军都编入卫所驻扎在全国各地。大致五千六百人为一卫,设指挥使,下辖数个千户所;一千二百人为一所,设千户,下辖数个百户所;千户下是百户, 辖两个总旗,每旗五十六人;总旗下辖五个小旗,每旗十人。高煦的天策等三个护卫的人马已全部超员,每个卫都有六、七千人之多。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不对劲,三卫虽然是自己的护卫,但他们毕竟隶籍兵部,调动起来也要和兵部打招呼,多有不便,若是有自己能直接调动的人马再好不过了。

高煦的岳父韦宽是原北平的一个百户,养了个漂亮的女儿韦如意嫁给燕府二子高煦, 韦家才算攀上了高枝,永乐一登基,就升韦宽为千户,领指挥使的俸,后因年老多病致仕在家,长子韦达承袭了千户,韦弘、韦兴也都恩荫了个镇抚、百户。

老大韦达,也就是高煦的内兄,四十出头,白净脸,五官端庄周正,他那个奶油味, 很有几分银枪蜡箭头的曹国公李景隆的劲头。别看这张油头粉面的脸 , 经汉王高煦运作, 如今已任了从一品的前军都督府同知;韦弘、韦兴分别任了左军、右军都督府佥事,也由正六品直升从二品,再兼着鹰扬、龙虎卫的指挥使就更理直气壮了。

什么叫脱颖而出呢?朱、枚、王等走后,韦达显了出来,这一次,他实实地给高煦出了一个好主意,却也成了后来汉王被“逐出”京师的诱因之一。

韦达家里正为窝藏着一个武艺高强的杀人犯盛坚没处发落而犯愁呢,因为是他内弟, 老婆的千般恳求,推也不是,藏也不是,汉王不是想拥有自己的亲军吗,这下好了,顺便就建议汉王悄悄在守京各卫和监狱罪犯中私招健壮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