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火树银花鳌山灯会 风山魔海正殿火灾(2)(第3页)
“遵旨。”候在门外的黄俨一耳半耳地早觉得里面不对劲了,听得皇上旨意,一摆手, 张杌、腾定等守在殿门的侍卫冲上来,揪起萧仪就往台阶下拖。
皇上说话前,萧仪还做着一展才华、意外拔擢的黄粱美梦,皇上震怒了才如梦初醒, 方知冒犯了天威,但已无可挽回了,这时候也只能顺着自己的思路扛下去。他朝着殿里大 声道:“皇上,微臣肺腑之言,赤胆忠心,天地日月可鉴!若不还都南京,来日之灾实不 可测啊!”
“朕倒要看看到底有什么来日之灾!”看着萧仪被逮走,永乐咬牙切齿,余怒未消, 大口喘气,语无伦次了,“洪武年间的灾伤是朕带来的,宋元以来黄河多少次决口是朕带来的,隋唐以来的百千次地震也是朕带来的?说,你们接着说,都说这些是朕带来的,朕把中国推向了无底深渊,朕愿意炎黄子孙水深火热,朕愿意学武皇开边,愿意见那青海头的累累白骨……”
“皇上!”杨荣大喊一声,赶忙跪下,群臣也跟着喊皇上,哗啦啦全都跪下了,偌大的乾清宫内外又归于一片寂静中,似乎连空气都凝固了。若不打断,皇上说不定还会有多 少难听的话,可皇上不说了,大臣、包括杨荣在内都不知该说什么。
此时谁又能说什么,哪怕是阿谀、违心地赞同迁都都显得生硬、做作而无济于事。 一人怒坐,众人跪伏,表面的安静,实际的君臣尴尬,一时谁也找不到缓解难堪的良药。 又是好半天,御座下新任礼科都给事中陆祯努了努,突然挺直身子,大声道:“皇上方才说,迁都之前,在南京与部院堂官大臣计议了几个月,考虑了诸方面的利弊得失,才有迁都之举。微臣在想,列位堂官今日为何一言不发,是皇上没和你们商度?还是三殿遭灾,要让皇上一人独撑危局,独承其责,独挡众人口矢之箭?”
三个“独”字,说到了永乐的心底里,若由他的嘴里说出来,那就把部院堂官直接摆 到了对立面,接下来的事就更不好办了,这也是他多日来隐忍、今日震怒而没有当堂指斥 尚书们的原因。既然有人说了,他的心里舒缓了,满意地扫了陆祯一眼,静观群臣反应。 吕震狠狠瞪着陆祯,没有言语。吕震自己虽常说些不着边际的话,却也最讨厌御史、 给事中的乌鸦嘴,尤其是专意监督礼部的礼科陆祯,出言尖酸,为人刻薄,不讨人喜欢, 故连续当了十几年的给事中,才任了都给事中。虽说聒噪,可又没办法,皇上任用,就是让他们挑刺的,若这些人闭嘴了,不唯皇上不干,好些事还真不好说了。
尚书李庆打心底里瞧不上这个歪歪嘴的七品芝麻官,见陆祯矛头直指部院,而自己又是工部,首当其冲,心中恼怒,言道:“没有说话就要皇上独承其责吗?国家一统,君臣一脉,倒要看看小丑们如何跳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