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西凉亭永乐大阅兵 阔滦海鞑靼小逃亡(1)(第2页)
坏消息一件接着一件,丰城侯李彬在交趾前线病逝了。张辅一回来,交趾就乱了。狼烟四起,群雄蜂涌,自称大王,袭击官府,多年蛰伏的黎利终于称起了平定王,与官军周旋。李彬分遣诸将一一剿灭,自己率军亲征黎利,大获全胜。然而,一波未平而一波又起,剪灭了旧雄,又冒出了新雄,按下葫芦浮起瓢,李彬疲于应付,粮饷不济,皇上严旨切责,他急病交加,终于病逝。
李彬死后,永乐明知交趾离了张辅不行,但还是不遣张辅。继任的荣昌伯陈智,应该叫智沉更合适,真是把个智识都沉没在交趾的江里了,胸无点墨,了无将略,本就年轻,还在老将云阳伯陈旭、方政面前耍大牌,致将帅不和,眼见各地乱象丛生而无所作为。朝廷也是多事之秋,两年后永乐于北征途中病逝,高炽即位,转年病逝,朱瞻基即位。两年多里,两个皇帝病逝,一个履新,朱瞻基试图扭转交趾战局,不分青红皂白,降敕切责陈智、陈旭、方政等诸将,交趾也未见任何起色。瞻基无奈,罢陈智、陈旭、方政之职,命成山侯王通为征夷将军,进兵交趾。
这王通也是靖难功臣之后,袭父职及随皇上亲征晋成山侯,根本没有单独带过兵。第一战就遇伏大败,受了箭伤,云阳伯陈旭、兵部尚书陈洽战死。一战而败,他心胆皆丧,竟私自割地求和了。
真不是谁在沙场里摸爬过就能做帅才,朱瞻基这才知道了王通的庸劣,却又不便临阵易将,又命安远侯柳升为总兵官,再调精锐驰援王通。柳升入交后小胜了两仗,骄狂的老毛病就犯了,众人苦劝不听,终于中伏而死。交趾布政司黄福为敌兵所获,拔剑自刎,被黎利拦住,念其在交二十年之惠政,礼送回境。
柳升败殁,王通魂飞胆丧,遂私下与黎利结盟,开始退军,奏疏尚未抵达朝廷,而王通及太监马骐等八万余人已分由陆路、水路退回广西,遗下伤员、属僚、辎重无数,只顾自己保命了。
朝议退军时,张辅久争而不能行,看来,永乐是连子孙们不便使用张辅的工作都做好了。二十多年前,解缙“交趾不可出兵”的预言就在这种阴差阳错的盘桓中不幸而言中。
纵然大明退兵了,黎利心里还在打鼓,于是,又推出了一个所谓的陈氏后裔陈皓为王,不久即宣称陈皓病故,众人遂开始三番五次为黎利乞封,辗转数载,朝廷终于同意封黎利为越王。实际上,黎利在交趾却早已称帝,纪元顺天,建东、西二都于交州和清华府,也仿大明分天下为十三道,各设承政司、宪察司、总兵使司。置百官,设学校,以孔孟经义、诗赋二科取士,完全按中国官制和文化行政。
阿鲁台大举进攻兴和、守将指挥使王唤陷敌而战死的消息传来,永乐又焦躁起来,幸得蹇义、李庆、刘观奉差巡视完毕已回部院任事,永乐才踏实了些。担心吕震兼职太多会误事,遂把吕震兼职的兵部尚书交给李庆兼任,由李庆负责北征各处调兵事宜。
蹇义、李庆、刘观三人从邸报上早就知道了朝内几乎是天翻地覆的变化,又是自杀,又是下狱的,让人心惊,最后还是遂了皇上亲征的意图。几人回朝后心中虽不免耿耿,却因回天乏术也就不再进谏,而是努力减一减规模,也确实是不好调兵。于是,北征官军由前两次的各五十万人减到了三十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