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西凉亭永乐大阅兵 阔滦海鞑靼小逃亡(1)(第3页)
二三月间,北征兵马已陆续集结到位,永乐下诏亲征,命皇太子监国。因少了户部尚书夏原吉的从中调度,一下子要筹集三十万人马长约半年的粮草,有很大难度。吕震不懂装懂,盲目指挥;户部左侍郎古朴疲于应付捉襟见肘。处处都是一个乱,官仓粮不够的,就从义仓取,义仓没有的,一些地方甚至在提前征收百姓的夏粮,搅得全国上下鸡犬不宁。
粮草不足,已集结的大军又不能不上路,永乐只得将北征军饷分前后两运:第一批随大军同时前行,以隆平侯张信为总督粮官,以尚书李庆副之;俟各地粮饷运抵后,第二批再出发,以保定侯孟瑛为总督粮官,尚书赵羾副之。各率骑兵千人、步兵五千人护行。两运共用驴三十四万头,用车十七万七千五百辆,役用民夫二十三万五千人,总计运粮三十七万石。
赵羾在长陵完工后改任兵部尚书专理塞外屯田及兵事,尚还令永乐满意。大军一路前行,出居庸关,过鸡鸣山、龙门、云州、独石、偏头,到五月末已抵近西凉亭。果然皇帝亲征的震慑力非同小可,闻得年逾六旬的永乐又一次亲率大军出塞,扰边的阿鲁台部属早跑得无影无踪,一路上丢下马匹、牲畜无数,至洗马岭时,明军竟收了两千余匹军马。
前锋朱荣请求乘胜追击,永乐也知道阿鲁台的那点实力,胸有成竹道:“穷蹙之夷虏岂有什么计谋,就像一条饿急的狼,吃肉就走,追也徒劳。天气一天天转暖,草原一天天变绿,且慢慢行进,草青马肥之时,取道开平,抵应昌,出其不意,直捣敌虏窟穴,彼时破之犹未晚也!”
朱荣领旨后回归前队,永乐与侍臣继续前行。别看永乐在言语上如此藐视他面对的敌虏,但在用兵、包括行军的部署上却万分谨慎,出塞以后,无论有无遇敌,只要是驻跸,全部按战时营阵布置,随时防范敌人的偷袭。大营居中,大营外以实力最强的京军左、右掖、左右哨分驻;步卒居内,骑兵居外;神机营又在骑兵之外;神机营外还有二十里的长围,形成一个壁垒森严、环环相扣、轻易不能攻入中心的大方阵。万一遇敌兵袭破长围,有神机营首先应战,接着是骑兵、是步兵,作为指挥枢纽的中军大营被紧紧护卫在中心,确保了指挥中枢的安全,也就排除了被袭时的群龙无首。
常备不懈,步步为营,这也是永乐几十年来屡次征战几无败绩的原因。“皇上,前面就是西凉亭了,臣听说这里曾是元盛时的行宫?”杨荣望着前面朦胧中的废墟问。他对西凉亭虽有所了解,但也深知皇上对塞外的一切如数家珍,他想让皇上说说,也借此让皇上一抒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