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夏原吉谏言罢宝船 皇太子抑哀正大位(1)(第2页)
原吉想得开,每日里饱食终日,把《容斋随笔》又读了几遍。倘能活着出去,他早已做好另一番打算了。而吴中却相反,整日忧心忡忡,最担心的就是怕抄家后哪日被皇上重新问罪。关进半年多了,也没有家里半点音信。还是晚间睡不着觉,听看守的小内侍聊天才知道,夏原吉家徒四壁,抄无可抄;而黄俨把他的家产大部、甚至那座豪华的宅第都据为己有,根本没上报。那些美人,收的收,卖的卖,皇上哪里知道?打那以后,吴中才踏实下来,跟原吉一起静下心来读书。
黄俨谋逆被抓,他的心下又是一阵阵翻滚,既担心黄俨把他叨咕出来,又想着那些家产和美人的下落,家产都可以不要了,如果那个芝兰能回到自己身边……寂寞难耐,度日如年,现在太需要女人了,不,不要很多,只一个芝兰就够了。
“太子爷驾到——”海寿一声高亢而悠扬的吆喝,穿过了午后仍未散尽的迷雾,似是把久已寂静的内官监
唤醒了,把吴中的心思唤醒了,也把夏原吉的书虫驱走了,院内的太监、答应、长随、当差、听事等一应宦者呼啦啦跪倒一大片。
过去,皇上就是他们的晴雨表,稍不如意,一句话,就可以将他们置于死地;皇上高兴了,也可以叫他们一步登天。如今早知了皇上驾崩的消息,过去懦弱的皇太子就要当皇帝了,哪个敢不敬?连那些平日里暗中挑刺、鼓捣事的大小太监都规规矩矩跪着,低首敛眉,唯恐有一点儿不恭表现出来,留下日后不利的把柄。
原吉很快反应过来,太子大大方方能来内官监探望,一定是朝堂之上出了大的变故,难道是皇上?来不及多想,海童开门,太子已迈步进来,当原吉和吴中跪地看见太子鞋上的素布装饰时,一切全明白了。未等二人说话,朱高炽已泪水盈盈,哽咽道:“皇上在榆木川驾崩了,临终前痛悔不已,一直念叨着原吉爱我’、‘原吉爱我’,从今日开始,两位爱卿解缚,官复原职……”
夏原吉的耿耿忠心此刻终于以“忠心”的形式应验了,虽到临终之前皇上才明白他在内心深处担心圣躬的安危,明白他忧心着大明的国库,总归是明白了,是明示了,没有留给继任者一个囫囵吞枣的尾声,可以让朱高炽堂而皇之地从羁押中请出两位大臣了。夏原吉百感交集,磕头触地,泪如雨下,痛苦地不能起来。这不是释与不释的新生与旧嫌,是曾经沧海之后的痛定思痛。被关押之时,只要不死,活一天就充实一天,只有读书才能打发那些无聊的时光。倘若有一天出去了,无官一身轻,做一个老死南山的陶渊明,耕几亩薄地,田园放歌,远离朝堂,也未尝不是件幸事。前日,长子夏瑄传信进来说老祖母病逝了,夏原吉欲哭无泪,深深痛悔是自己之罪让老人不得善终,但身陷囹圄又能怎样?倒是更坚定了他有朝一日借此隐迹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