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商谈开办农庄(第3页)
说到这儿,她话锋一转,神情沉稳:“但所有美好前提都是安全。我们必须设一间真正能应急的医疗室——不是摆样子的那种。常用药、外伤包扎用品、退烧贴、抗过敏药、儿童专用药品一个都不能少,甚至要配备Aed自动体外除颤仪。最好常驻一位轮班护士或医生,哪怕白天值守也好。这不是成本,是责任。”
众人纷纷点头,四堂妹陈美华忍不住感叹:“梦瑶姐,你这也太周到了吧?我都想搬来住一阵子了!”
“说到住……”这时,陈母笑着插进来,手里还拎着一串刚摘下的葡萄,脸上满是慈爱,“我也有个想法——建个室内恒温泳池怎么样?冬天也能游,不怕晒不怕雨。大人放松身心,孩子尽情撒欢,关键是——得配专业救生员,穿红马甲那种,看着就安心,家长也敢放手让孩子玩。”
“妈,您这提议绝了!”陈飞扬竖起大拇指,眼中闪着光,“我刚还想吐槽呢,今天这滑梯秋千太低龄化了,大孩子根本提不起兴趣!”他转向几个跃跃欲试的堂弟堂妹,语调兴奋,“听好了——咱专门划出一块区域,打造一个‘家庭共融游乐园’:旋转木马温馨浪漫,碰碰车全家上阵,小火车绕园一圈还能看风景,摩天轮不高,十米左右,安全又刺激。重点在于——所有项目都适合家长带着孩子一起玩,这才是真正的亲子时光,不是旁观,而是参与。”
七堂弟陈家伟一拍大腿,激动地说:“飞扬哥,别忘了游戏区!射击气球赢毛绒公仔、套圈换小礼物、抓娃娃机来几台,投币类设备也不能少——跳舞机、篮球机、打地鼠、电子钓鱼、赛车模拟器……统统安排上!最后设个积分兑换站,奖品从文具到定制周边都有,大人也能找回童年乐趣。不然光看孩子玩,我们这些‘大朋友’也寂寞啊!”
话一出,全场哄笑,连空气都染上了暖意,仿佛已经看见未来那个笑声不断的农庄:白天是泥土与阳光的味道,夜晚是灯火与歌声的交织——这里不只是度假地,更是情感落地生根的地方。
大家越聊越兴奋,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四婶都忍不住插嘴:“要是真做成这样,我第一个带孙子来!现在的孩子哪知道麦子怎么长出来的?”
欧阳寒站在一旁听着,忍不住感慨:“你们一家人真是宝藏,随便一句话都能变成商业模式。”
夜色如墨,烧烤架上的炭火噼啪作响,映红了一张张兴奋的脸庞。空气里飘着孜然与肉香,也飘着一个家族对未来的热望。
“你们刚才说的我都记下了!”陈梦瑶翻着手中的计划书,纸页已被写得满满当当,连边角都挤满了小字,她笑着抬头,眼里闪着光,“但我有个问题——这么大的农庄,地得多少?钱从哪来?几个表哥凑点钱怕是不够吧?”
二堂哥陈子龙吃着苹果,含糊道:“可不是嘛,光一个亲子乐园就得几十万起步。”
“那不如这样,”梦瑶放下本子,声音清亮,“我们办一张专属银行卡,名字就叫‘梦田卡’。每个人自愿打一笔启动资金进去,专款专用,透明公开,每月账目群内公示。这不是投资,是共建——咱们自己当股东,也是建设者。”
大表姐司徒雨欣眼睛一亮:“我赞成!我还能负责民宿设计,我在设计院干了五年!”
“我懂果树嫁接和有机种植!”五堂弟陈国豪抢着说,“我家后院那片果园就是我打理的。”
“那我呢?”四堂妹陈美华举手,“我会做亲子活动策划,以前在早教中心干过,带娃我最在行!”
“太好了!”梦瑶拍手,“还有养殖、餐饮、文创商店、研学课程……每个人都能找到位置。不是谁指挥谁,而是谁擅长谁牵头。咱们不是搞项目,是在造一个家——一个能让老人安心、孩子撒欢、年轻人回得来的‘梦田庄’。”
父亲陈建国一直沉默听着,此刻端起啤酒杯,目光温和又坚定:“梦瑶,爸替大家表态:这个事,靠谱。回去沪市后,我和你叔叔伯伯们一起整理出详细方案,包括预算、分工、时间节点,发给你。等你婚礼结束,咱们挑个周末,全家再聚一次,敲定落地细节。”
“找地的事我们也帮你打听,”二叔插话,“我在还有几个老同学在广市,手里有整片流转土地资源。”
“我也认识一个政府官员管理地皮的朋友!”梦瑶眼睛弯成月牙,“明天我就联系他问问政策支持。”
众人纷纷点头,笑声此起彼伏,像晚风拂过麦浪。那一刻,没人再说“试试看”,而是“一定能成”。
陈梦瑶站起身,举起饮料杯,环视每一位亲人:“谢谢你们的信任和支持。既然决定了,我们就一起把它做成咱们家族的第一个共享农庄。名字我都想好了——叫‘梦田庄’,既是我名字里的‘梦’,也是我们共同的梦想之地。”
“梦田庄!”大家齐声应和,声音穿透夜空,仿佛惊起了远处林间的鸟。
火光跳跃,映在每个人的脸上,也映在那本写满憧憬的计划书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字迹,不再是纸上的构想,而是一颗颗正在苏醒的种子——只待春风一唤,便会破土而出,长成一片属于全家人的丰饶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