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土就土,反正就算是“土”,那也是高大上的土!(第2页)
要问为什么不让红星机械厂用液压自由锻弄一批?
只能说这小子又上头了呗……,直到把自已累的满身是汗,才想起来如果用厂里的自由锻。估计十来分钟就完事了。
于是小呆毛只能用厂里工作量大,锻压机班次排满了来安慰下自已。
不过……在打铁的过程中,小呆毛倒是回忆起了更多的一些有关干扰措施的“土办法”。
这还是舍友去面试某位大佬研究生时候的真实故事。那位舍友前面全过,结果大佬问起了一个假设:如果电磁兼容标准没有出现,集成电路也没有取代分立元件;更没有fir滤波器的情况下,如何抑制脉冲噪声?
这位舍友折戟……
倒不是大佬给舍友出难题,按大佬的说法:这是我们来时的路!不能光顾着往前走,偶尔还是要回头看看,说不定就能发现一条以前没走过的“岔路”。
“高端装备的创新,常源于对基础原理的透彻理解与大胆重组!”
被教育的舍友回来后把70年代的资料狠狠的翻阅了一下,整天就在江夏面前念叨什么布线改进,什么时序隔离,什么无导电复合材料……
无导电复合材料,江夏也不知道怎么搞。
但布线改进和电磁屏蔽原理,还是可以拿来用用的。
改!大改!
先从天线罩开始弄起!
这会江夏也是发了狠,不再套用博物馆糙汉子讲述的改进经验,而是按照“单元分析法”配合着开启的“扫描仪”进行分布重构。
原本一直没有理会的雷达天线罩也被彻底打开,支架改成十字梁结构,在纵向增加一圈支撑肋,连接处填充了橡胶阻尼垫(压力锅的橡胶垫圈)。
支撑肋没有合适的材料,被江夏用了竹子来代替,某个六百年老竹林可算是遭了殃……那种挺漂亮的紫竹被大老王带着人席卷一空。
雷达内部,原本平行敷设的雷达馈线与信号线也按江夏的要求,将线束夹角强制扭转成≥60°,磁罗盘信号线也被刚砸出来的铜箔全部包覆。
机身内部的地板也被掀开,在机身龙骨用3紫铜板设主接地板,每个设备单独引线接地。为了保险,小呆毛还按着后世的经验,强调接地线长差必须小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