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关陇兵事(第2页)
“然则,时逢乱世,李寿既不能约束其众,又不能尽其教化,故致獠人四逃,满布巴蜀。”
“其居于偏僻者,为生獠。生獠凶残,无姓名,喜则相聚,怒则相杀,俗无伦常,纵为父子而相杀之不悯,纵为亲属而相卖之不羞。”
见陈伯宗眼中为獠人的凶残露出异色,陆腾稍作迟疑,方才又道。
“獠人之俗又崇巫鬼,为祭其神,有尽卖父母妻子于市,乃至有自卖于市,以求得财货以祭其神者。”
“而此辈獠人,既不知礼义,其群种之中,亦乏法度约束,往往集众数千便推其渠帅,呼以为王。”
“是故獠人之间虽称有王号者数十之众,多不能禁其下,而其为存王号,又多须为其麾下抗官府。”
“是以,獠人与夏民之间,常生纷乱,獠王与汉官之间,常为仇敌。”
陆腾言语一顿,接过侍者递上的茶水,饮了一口,才又道。
“前代治蜀獠,常且抚且剿,顺者取其赋役,叛者则讨之,收其民为奴隶,卖之贵人商旅,以充府库军资之用。”
“陛下欲治蜀獠,亦当用此策而变通之。”
陆腾将棋枰上的棋子分做三堆。
“獠人有熟獠、生獠、凶獠。”
他抓起一把黑子,放在第一堆上,黑子一多,便将那堆中的白子都遮掩去了。
“熟獠与夏民久为混居,服饰言语类于夏民,唯风俗稍异,朝廷可视为夏民,编其青壮有力者入府兵,令其日夜处于夏民之间,渐渐自化。”
“青壮有力者既化,则十数年后,熟獠不知其为獠也。”
言罢,他的双手又移向第二堆棋子,将那堆棋子分做了小小的数堆。
“生獠乃獠人中虽与夏人风俗殊异,而能宾服者。”
“蜀中数经战乱,多荒田流民,陛下来日欲谋天下,必于蜀中为军士营屯田。”
“不若怀集流民垦蜀中荒田,分置生獠杂处其中,又使军士监之,禁其叛乱。”
“若蜀中屯田已充,其余生獠亦可远置荆襄、淮南等处。”
“行以此策,尽化生獠亦不过三十载事矣。”
说话间,陆腾却是将手伸向了最后一堆棋子,于其中挑拣起来。
少顷,混在黑子中的最后一颗白子也被他挑出,握在掌中。“獠人不宾,而乐为乱者,即凶獠。”
“陛下可令知蜀中情势之良将一员,将精兵,诛首恶,捣巢穴。”
“其部属俘获者,可尽卖之,以所获之资,办先前二事。”
“如此,蜀民之赋不加,而蜀乱之源自解矣。”
“愿陛下思之。”
陈伯宗盯着案上那数堆棋子,思索良久,方才看向陆腾,郑重道。
“天下良将知蜀中情势者,陆公居其首。”
“未知陆公可否任其事?”
陆腾闻言,明白自己已经说动了这位陈国天子,可他内心里并不想担这个担子。
他今日所以说出这些话来,只是想要让自己在新主面前多展现些价值,好有个安享晚年的归处罢了。
毕竟,他已六十有二,身上早已病痛渐多了。
他推辞道。
“臣实老迈,前番臣受创鹿头关,至今未愈,且疾病日多,实难当此任。”
“臣荐二人,陛下若能用之,蜀獠平之易也。”
陈伯宗道。
“未知何人?”
陆腾道。
“镇北将军辛昂与陛下破伪帝宇文邕时所得之降臣,天水赵文表。”
“此二人俱有妙才,文武兼备,又曾为官巴蜀,知蜀中形势,能安蜀定獠者,必此二人也。”
“陛下入成都后,可以臣部兵马配之二将,臣欲成人之美,亦愿陛下用人不疑。”
陈伯宗闻言迟疑了片刻。
陆腾所荐这二人的才干,他是不怀疑的,只是这二人皆是新附之人,且声威不显,用此二人主持治獠之政,他担心陈国老将不服,未来多为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