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稚歌砺甲(第3页)
他挣扎着,如同濒死的蠕虫,涕泪横流地哭诉:“可…可小的贪是贪了……但……但那些钱……小的……小的没敢花啊!一文都没敢动!都存在城南通源钱庄的密室里!钥匙……钥匙在我贴身的荷包里!
求侯爷看在小的一时糊涂,看在小的这些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高抬贵手!饶小的一条狗命吧!”
他哭得撕心裂肺,悔恨交加的模样,直令杨炯作呕。
杨炯漠然地看着他表演,眼神中没有丝毫波动。
他缓缓蹲下,凑近贾道那张因恐惧而扭曲的脸,声音轻得像耳语,却带着刺骨的冰寒:“你喜欢钱?嗯?”
贾道如同抓住救命稻草,拼命点头:“是小的该死!该死!”
“贪心不是罪,”杨炯的声音陡然转厉,如同惊雷炸响,“可你千不该,万不该,把手伸向那些为国出生入死、马革裹尸的军人的血!伸向那些用丈夫、儿子、父亲的命换来的抚恤!伸向这些孤儿寡母的活命粮!”
他猛地站起,居高临下,如同宣判:“今日,你不但要死,老子还要夷你三族!让你们贾家上下,去九泉之下,给我那些战死的兄弟,磕头赔罪!”
“不——!侯爷饶命!饶命啊!我招!我都招!还有同党……”贾道发出绝望的惨嚎,四肢并用想爬过来抱住杨炯的腿。
“晚了!”杨炯厉喝一声,手中长刀化作一道匹练寒光,挟着无边的怒火与杀意,狠狠劈下。
“噗嗤!”血光冲天而起。
贾道那颗还带着惊骇与绝望表情的头颅,骨碌碌滚出老远,无头尸身抽搐两下,彻底没了动静。
园中死一般寂静,只有浓烈的血腥味在弥漫。
杨炯提着犹在滴血的长刀,胸膛剧烈起伏,眼中赤红未退。他猛地转身,对着阿福吼道:“阿福!”
“少爷!”阿福浑身一震,大声回应。
“持我令牌,飞马回府!让郑少夫人亲自去彻查麟嘉卫军务司!上下所有人员,凡涉此贪墨军饷抚恤案者,无论主从,知情不报、包庇纵容者,一律按军法从事。
主谋者,无论何人,即刻锁拿下狱,查抄家产,夷其三族。老子的麟嘉卫,必须干干净净!!”
最后四个字,他几乎是吼出来的,声震四野。
“得令!”阿福接过令牌,毫不迟疑,翻身上马,绝尘而去。
杨炯深吸一口气,强压下翻腾的气血,转向那些惊魂未定的麟嘉卫家属。
他“哐当”一声将染血的长刀扔在地上,对着众人,深深一揖到地,声音带着沉痛与无比的愧疚:“诸位!杨炯愧对大家,我征战在外,回京又为冗杂政务所困,疏于察查,竟让此等丧尽天良的蠹虫盘踞军务司,克扣阵亡兄弟的抚恤!此乃杨炯失察之过,驭下不严之罪!杨炯在此,向大家赔罪了!”
他腰弯得更深,久久不起。
众人这才如梦初醒,慌忙涌上前来搀扶。
那位白发老者更是老泪纵横,紧紧握住杨炯的手,声音哽咽:“侯爷!使不得!万万使不得啊!折煞老朽了!侯爷待我等恩同再造!若非侯爷,我等老弱妇孺,焉有今日这般安身立命之所?
老朽在老家时,住的茅屋四面透风,吃的是糠咽菜,一年也见不着几回荤腥!如今呢?青砖大瓦房,月月有饷银,娃娃能读书,病了有医馆!老家的人,哪个不羡慕?
哪个不说咱们是掉进福窝里了?这都是侯爷您给的!这点波折算什么?侯爷何错之有啊!”
旁边几位遗孀也抹着泪道:“是啊侯爷!您为咱们麟嘉卫,为这大华江山,出生入死,殚精竭虑!这点小事,实在不值当您如此!”
“前线打仗才是天大的事,钱粮紧些,咱们勒紧裤腰带也能过!”
……
杨炯直起身,眼中亦有水光闪动,他斩钉截铁道:“诸位深明大义,杨炯感激不尽!但功是功,过是过。今日之事,杨炯难辞其咎!
被贪墨的军饷抚恤,即刻双倍补发。
此外,麟嘉卫所有在籍军户,无论前线后方,一律再增发半年军饷,以作补偿,并慰军心!”
“不可!万万不可啊侯爷!”众人一听,更是连连摆手拒绝。
那老者急道:“侯爷!倭国战事正酣,处处要用钱!麟嘉卫几万张嘴,这双倍补发再加半年饷银,是何等巨资?岂能再让侯爷您为这些蛀虫造的孽额外破费?咱们不能要!绝对不能要!”
妇人们也纷纷道:“是啊侯爷!咱们可不能收!”
“家里都有存余,够用!”
……
双方一时僵持不下,一方坚持要给,一方坚决不收,场面竟有些胶着。
潘简若在一旁看得分明,莲步轻移,走到杨炯身边,对着众人温婉一笑:“诸位叔伯婶娘,且听我一言。”
她容貌本就极美,此刻温言细语,更添亲和。
“夫君要补发被贪墨之饷,这是天经地义,物归原主,诸位再推辞,岂不是让我王府心中更添愧疚?”
她顿了顿,眼波流转,带着几分郑重,“至于那多出的半年饷银嘛!实不相瞒,这是府中几位少夫人凑的体己钱,是心疼诸位及孩子们。这笔钱,非是军饷,乃是她们这些做嫂子、婶娘的,给咱们麟嘉卫的娃娃们,日后添置新衣、买些书本笔墨,或是留着长大娶媳妇、备嫁妆的一点心意。
这是家礼,是情分!
诸位若是再推辞,可就是瞧不起咱们府里这些女眷的心意,要跟咱们见外了?”
潘简若这番话,既点明了补饷的正当性不容拒绝,又将额外饷银巧妙转化为“少夫人们”以“家礼”形式给予“孩子们”的“心意”,抬出了“嫂子婶娘”的身份更是巧妙的寻了个妥帖的由头。
在大华,尤其世家之中,男主外女主内,男主人的公事或可商议,但女主人的“心意”尤其是涉及“家礼”,却是代表着最亲近的情分,断然没有推拒的道理,否则便是生分了。
果然,此言一出,众人面面相觑,再难说出拒绝的话来。
那老者眼眶湿润,嘴唇哆嗦着:“这少夫人们叫我们如何担当得起啊!”
其他人也感动莫名,纷纷道:“少夫人们菩萨心肠!”
“这……这可如何是好!”
“既是少夫人的心意!那便替娃娃们!谢过少夫人天恩了!”
……
恰在此时,楼内的孩子们也被带了出来,虽然方才被吓得不轻,但孩童心性恢复得快,又听闻有“婶娘”给的“心意”钱,更是雀跃。
饺子也重新下锅,热腾腾地端了上来。
杨炯与潘简若被众人簇拥着入席,与家属们同坐一桌,吃着热乎的饺子,分着糖果点心。
杨炯更是亲自将带来的精致糕点和大堆糖果分发给孩子们,看着他们破涕为笑,小脸上重现无忧无虑的欢乐,他胸中的郁结才稍稍散去。
园中气氛渐渐回暖,虽经方才剧变,但这同甘共苦、相互扶持的情谊,反而更深了一层。
饭毕,夕阳给安喜园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辉。
那位白发老者忽然起身,对着嬉闹的孩童们喊道:“虎头!小石头!英娘!红袖!娃娃们都过来!排好队!”
孩子们不明所以,但都很听话地迅速排成几列,站得笔直。
老者转身,对着杨炯深深一揖:“闻听侯爷明日将亲赴倭国,接麟嘉卫儿郎归家。老朽斗胆,请孩子们为侯爷唱一曲《砺甲歌》,以壮行色!愿侯爷旗开得胜,马到功成,带我大华健儿,平安凯旋!”
杨炯与潘简若肃然起身,身姿站得笔直如松。
只见几十个孩子,大的如虎头,小的才及腰高,在夕阳余晖中挺直了小小的脊梁,稚嫩的脸上带着与年龄不符的庄重。
一个稍大的男孩起了个头,清澈而带着金铁之音的童声合唱,铿锵响起:“
铁衣映寒光,麟旗指天狼!
父兄蹈火海,我辈当自强!
锋镝砺忠骨,烽烟锻脊梁!
若得山河靖,何惜血染裳?
他日若召唤,稚子亦擎枪!
前仆复后继,死生卫家邦!”
歌声稚嫩却激昂,充满了对父兄的追慕,对家国的忠诚,以及那铭刻在血脉中的、属于麟嘉卫的无畏与担当。
尤其是最后两句“他日若召唤,稚子亦擎枪!前仆复后继,死生卫家邦!”,直如金石掷地,敲在每个人的心坎上。
杨炯听着这饱含赤诚与勇毅的童声军歌,看着那一张张虽带稚气却目光坚定的面庞,胸中激荡翻腾,一股滚烫的热流直冲眼眶。
他仿佛看到了麟嘉卫不灭的军魂,正在这些孩童身上熊熊燃烧,代代相传。所有的愤怒、愧疚、沉痛,在此刻尽数化作了无边的豪情与沉甸甸的责任。
他猛地挺直身躯,如同山岳般屹立。右手握拳,重重捶在左胸心脏位置。同时,他身旁的潘简若,亦是神色肃穆,做出了同样军礼!
两人动作整齐划一,对着这群高歌的麟嘉卫遗孤,对着所有在场的家属,发出了震动苍穹的呐喊,正是麟嘉卫军魂号角:
“忠诚赤胆!骁勇无畏!视死如生!”
这呐喊如同惊雷,瞬间点燃了所有人的热血。
虎头、小石头、英娘、红袖……所有的孩子,所有的家属,无论老幼妇孺,皆不自觉地挺起了胸膛,用尽全身力气,同声呼喊,声浪汇聚,直冲云霄:
“忠诚赤胆!骁勇无畏!视死如生!”
请收藏本站:www.9c60b.icu。笔趣阁手机版:m.9c60b.i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