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橘子洲头 作品

第157章 前往山城,望气有龙(第2页)

没事,灵米嘛,跟普通的大米不一样,有些反常也正常。

林天说:“山上这种米也不算多吧,但是我们已经在推广种植了。

水田这方面啊,我这种米种下来不用水田,用旱田就可以。

但是呢,成熟之后,每亩地匀下来的产量,不知道有多少,毕竟也种的不多。”

“哎呦,能够在旱地里面推广的水稻,哪怕是亩产量达不到咱们现在水稻的水准,也可以说是一个新品种,一个爆炸性发现啊。”

陈晓说:“就算是我对农业不是很了解,我也知道南北方它的食物是差距很大的。

粮食的产量差距很大,水稻最多的时候是能够达到亩产1500斤到2000斤。

北方主要种植的小麦,它能够达到亩产500公斤,也就是1000斤以上的分量,就已经说是非常的优质,照看的十分到位了。

如果说在土地的水分不是很充足,降雨量不是很充沛的北方地区,也能够种植水稻的话。

即便是不如南方水稻的产量,但这对于咱们国家的一个,一个粮食方面的促进,这种新品种的贡献也一定是十分突出的。”

林天点头说:“具体产量,我想应该不会低于一亩地1000公斤。”

并且补充道:“现在看来,长势很茂密,而且结的穗,又大又密。”

“1000公斤”这个数字一出来,车内又陷入了沉默的境地。

沉默了几秒钟之后,陈晓打了个哈哈说:“看来咱们的林道长,对于农业方面的知识,还是有些匮乏。

毕竟术业有专攻嘛,林道长从小没有接触过农业方面的知识。

咱们这个公斤和斤啊,它是两种不同的单位,我想林道长应该说的是斤啊,亩产1000斤。

唉,这样可以在旱地种植的,亩产1000斤的水稻,也是一个很大的发现。

当然,因为我们这次是做气象专题,所以对于农业方面的知识,我们就不过多的探究了。

我们还是回到我们的气象问题上面来。

林道长对于我们山城的气象,应该是有所了解吧。

吴教授这方面,是不是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帮助呢?

说实话,虽然我也从小在山城长大,但我是一个播音生,我在地理方面学习的还真不是特别的好。

什么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我都不是很了解,所以吴教授可以给我们观众,稍微讲解一下我们山城的气候嘛。”

吴教授介绍说:“当然可以!

我们山城属于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降水资源较为丰富,但又因为我们山城特殊的地域环境,气候呢,较为立体。

虽然雨热同期,而且降水充沛,但是呢,小灾小害特别多啊,可能有些地区会因为降水,来一些小小的城市内涝。

也可能会因为在山区,而产生一次小小的滑坡、泥石流,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小灾害。

再加上我们特殊的地理环境,日照少,风速小,但是云雾特别多,平均气温的昼夜温差变化特别快。

所以整个山城的一个环境和天气状况,是十分难以预测的。”

“也就是说,我们山城的气候在往年以来,都是说雨水,灾害比较多。

像今年以来,从我们五六月份一直到现在,一次降雨都没有,对于我们山城的环境来说,是不是有些反常?”

“是的,以往在高温天气的时候,通常会伴有降雨。

但是今年高温天气已经持续了三个月,仅仅是35度以上的极端高温天气,就出现了不下30天。

截止到今天,山城竟然没有一次降雨,一直持续高温,这在往年看来,是十分不可思议的一个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