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曰 作品

第一百九十二章 河东雄城斟疑虑(第2页)

亲厚,还表现在李渊对他的称呼上。

现下裴寂尽管已是李渊大将军府的长史,可李渊依然是以“裴监”之此旧称,尊称於他。

“唐公,屈突通绝非宋老生之属可比!其人系隋之两朝重臣、当代名将。前杨玄感乱时,他与宇文述等进击,且进且战,一日三胜;又三年前,稽胡刘迦论据雕阴,作乱关中,自号皇王,众达十万,与稽胡刘鹞子部遥相呼应,而一朝被屈突通尽灭,斩杀万余,俘获数万!

“屈突通其人,仆颇知之。他治军严整,赏罚严明,岂不闻民间传言乎,民云之‘宁食三斗艾,不见屈突盖,宁服三斗葱,不逢屈突通’!於今他统骁果数万,固守河东坚城,此我强敌也,焉可不顾而竟绕城西进?”

屈突盖是屈突通的弟弟,兄弟两个皆以严整为称。

李渊起身,搀住裴寂的胳膊,亲把他按在席上坐下,回到主位,自也重新坐下,抚须说道:“裴监,你之所虑,亦我之所虑。可二郎、薛大鼎、任瑰等所进言,我细思之,亦不无道理。”

“唐公,三娘子等固是在关中已聚兵数万,占地数县,可所聚之兵,不外乎乌合之众,而反观关中,尽管於下兵力稍微空虚,依然精兵颇众,且分据坚城。今若舍河东不取,贸然而即渡河西进,事若顺捷,自然最好,倘有不利,屈突通扼以河东,我军可便是连退,都退不了了啊!况且,除了一旦进战不利,就将腹背受敌,河内那厢的近况,公亦不可不虑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却“三娘子”,指的是李渊的三女儿,即柴绍的妻子。

数月前,李渊决定起兵时,秘召他们夫妻离开长安,往去晋阳相聚。

夫妻两个一块儿行动的话,目标太大,走不掉。三娘子豪气出众,就叫柴绍自去,说:“我一个妇人好躲藏,如遇危险,我会想办法解决”。柴绍因便走小路,自去了晋阳。

李家在鄠县有庄园,三娘子随后也离开长安,归鄠县庄所,遂散家资,以招引山中亡命。

最初得了数百人,不得不说,这位三娘子诚是女中巾帼,胆识过人,她的马僮马三宝也是颇有勇略,虽为奴辈,有口才,有勇气,没两三个月,她居然就用马三宝招揽到了何潘仁、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分别为首的数支关中义军,屡次打退长安朝廷所遣来讨伐她的部队,攻城略地,所向克捷,连续攻占了鄠县、户县、周至、武功、始平等县。

每下一县,她皆申明法令,禁兵士,无得侵掠,因而远近奔赴者甚众,发展以今,部曲已达七万之众,号为“娘子军”,在关中端得是搅起了一番浩大的声势。

李世民建言李渊舍河东坚城,先入关中,一个方面,便即是因这位三娘子。

不但是因这位三娘子在关中现已有部曲数万,占了数县之地,更重要的是从三娘子只以数万裴寂所言的“乌合之众”,而竟就驰骋关中诸县,关中隋兵不能制,李世民判断出了关中现今的形势,已然是人心大乱,隋之守军无力,故对唐军言之,此是入关之大好良机!

年轻人,充满热血,有激情,干劲总是足的,也敢於冒险。

关中目前的形势,从表面来看,确乎是有利於唐军抓紧入关。对这一点,裴寂也承认。

可年龄大点的人,尤其像裴寂这样,出身簪缨世族,十四岁便被补为并州主簿,从小锦衣玉食,一点苦没吃过的,可能便会缺乏足够的冒险精神,即便表面有利,也不免左思右想,力求稳健。因是裴寂,对李世民、薛大鼎、任瑰的建议,他实在是前怕狼、后怕虎,难以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