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久 作品
第612章 巡抚之争(第2页)
很快,朱由校不容置疑的声音便于暖阁中猛然炸响,惹得心思本就沉重的官员们更是不由自主的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代天巡狩的\"地方巡抚\"可不比官职仅有正七品的巡按御史,其从二品的官衔可是仅次于朝中的六部尚书,乃是正儿八经的\"朝廷重臣\"。
若是放在寻常时候,似这等官员的任免,必然要在朝中掀起一阵\"明争暗斗\"之后方才能有定论,但如今案牍后的天子,却是在没有召开廷议,也没有掌握具体罪证的情况下,直接将两位巡抚废黜?
\"陕北距离中枢足有数千里之遥,且疆域广袤,当地官员贪腐严重,当予以彻查。\"
\"朝中可有合适人选,能够担此重任?\"
说到最后,朱由校便将目光重新投向了跪倒在丝绒地毯之上,仍未起身的内阁首辅方从哲,将自己的\"强势\"展现的淋漓尽致。
在这个皇权不下乡的时代,朱由校深知贸然整顿当地官场的阻力之大,但\"陕北民乱\"这四个大字就好似一块巨石,死死的压在他的心头之上,令他不敢有半点松懈。
眼下已是天启三年了,留给他\"整饬\"的时间,也仅剩下了三年。\"回禀陛下,臣举荐右佥都御史郑崇俭,其曾任河南府推官,后因政绩斐然调任济南兵备使,曾辅佐山东总兵杨肇基,平定白莲贼首徐鸿儒。\"
少许的错愕过后,内阁首辅方从哲便是毫不犹豫的举荐了一名相对而言在朝中\"名声不显\"的官员。
既然天子有心从上到下的彻底对陕北官场进行整顿,那么必然要排斥一切与陕西官场有牵连的因素,故此最好的方式便是由外地\"空降\"。
而这右佥都御史郑崇俭,便是近些年来他颇为欣赏的一位\"青壮派\"官员。
\"大伴记下来,待会朕要看这个人的生平。\"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之后,朱由校转而朝着身旁的司礼监掌印吩咐道。
饶是知晓眼前的内阁首辅不敢在如此敏感的官员任免上\"藏私\",但涉及到掌握当地军政大权的巡抚大员,他自是不会贸然认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