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突发变故
残阳如血。 当朱由校领着众人在西山脚下"军器局"视察的时候,朝中重臣却是不约而同的齐聚礼部署衙,就册封朝鲜新王的事宜进行商议。
自朝鲜太祖李成桂建国以来,历任朝鲜国君无论是以何等方式摄取权利,都需要得到大明的承认和册封,其政权方才具备正统。
正因如此,此刻远在千里之外的朝鲜绫阳君李倧虽然已经通过政变的方式软禁了其叔父李珲,并在朝中百官的"劝进"下登基为王,但他在面对大明的时候,也只能自称为"权知朝鲜国事"。
高耸巍峨的承天门外,沿着长安街一路而行,不过半炷香的脚程,便是六部衙门所在,而礼部则坐落于西侧最后一间院落,平日里人迹罕至,除却在礼部当值的官吏之外,少有"外人"来此。
许是商议许久无果,人满为患的礼部官厅中,气氛很是冰冷诡谲,身着绯袍的大明重臣们尽皆表情肃然,脸上残余着激动过后的潮红,半晌无人说话。
朝鲜作为朝廷的藩属,其无与伦比的地理位置便决定了其在辽东战场中不可或缺的地位,故此是否要册封朝鲜新王,朝中大臣早已达成了共识。
不过考虑到朝鲜过往"两面三刀"的态度,以及那绫阳君"以下犯上"的谋逆举措,派遣何人前往朝鲜予以册封,日后与朝鲜的外交关系以及如何安置那皮岛上的东江军等问题,自然而然便成为了朝中大臣争执不休的焦点。
按理来说,这廷议理应由号称"天官"的吏部尚书主持召开,但因周嘉谟年老体衰,几乎等同于"退休二线",故此早在两年前,朝廷召开的廷议,便由首辅方从哲主持。
如今前往朝鲜册封新王的使臣身份争执不下,首辅方从哲自当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
"诸位,毛文龙及其麾下东江军所在的皮岛位置险要,随时可漂洋过海直插女真腹地,诸位袍泽还是再议议吧。"眼瞅着距离下值还有一段时间,面色深邃不定的首辅便幽幽起身,朝着左右两侧争执不休的朝臣们拱手道,话语间着重强调了位置险要等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