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突发变故(第2页)
关于派遣何人前往朝鲜册封等问题,在场的朝臣们虽然也产生了争执,但因炽烈的"党争"早已结束,次辅刘一璟又不是那善斗之人,没有在这敏感的问题上固执己见,故此这人选问题倒也有惊无险的解决了。
真正让他头疼的,还是那曾因"牛毛寨大捷",后又呈现出拥兵自重趋势的东江军主帅毛文龙。
因为毛文龙已经连续两次在对待女真的战事中"按兵不动",在场的朝臣中有好几人都对其表示"质疑",认为朝廷应该派良将将其替代,其中的代表人物便是兵部尚书王在晋。
不过以刑部尚书朱国祚为首的另一波朝臣们则主张让毛文龙继续留任,理由则是"临阵换帅乃兵家大忌",况且如今朝鲜政权更迭,新王李倧急需得到朝廷的承认和支持,故此需要朝鲜提供粮草辎重的毛文龙必然不敢继续左右逢源。
"元辅,"话音刚落,兵部尚书王在晋便猛然起身,毫不示弱的拱手道:"俗话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如今辽东承平,正是朝廷趁机将那毛文龙改作他用的好时机,否则朝廷如何服众?若是朝廷对其不闻不问,日后边镇将校们难保生出不臣之心。"
皮岛东江镇位置险要又如何;岛上有青壮数万又如何?
如今的朝廷早就不像万历末年那般风雨飘摇,何须看这些边陲将校的脸色?
更何况,即便是那号称"辽东将门之首"的祖家都规规矩矩的低下了头颅,主动交出手中兵权,这毛文龙有什么可特殊的?
此话一出,礼部官厅中顿时响起了几道争先恐后的附议声,让首辅方从哲本就深邃不定的脸色更加难看了几分。
如今朝廷九卿中,户部毕懋康,兵部王在晋,户部毕自严,礼部徐光启,这都是天子亲手提拔的"帝党",平日里与他这位首辅相处虽然融洽,但也存在着一定的政见之分。
特别是像现在这样,当朝臣众口铄金的时候,倒是显得他这位首辅主政无方,毫无威望可言了。
"若是廷议无果,便奏请天子决断吧.."
轻叹了一口气,方从哲颇有些认命般的摇了摇头,暗道他这位内阁首辅恐怕是自成祖朱棣靖难,迁都北京之后,权利最小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