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林不怕冷 作品

第一百一十二章 绣针系心愁(第3页)

想起他送她银簪时,眼里的期待。

想起他说“待我报仇归来,再与你论婚嫁”……原来那些美好的承诺,都只是他复仇计划里的泡影。

没过多久,岳飞率军出征,去收复被金军占领的城镇。姜承瑾带着绣娘们,把绣好的“必胜旗”送到军营。

岳飞接过旗帜,看着她苍白的脸色,安慰道:“承瑾,别太难过,陈柏只是一时糊涂,若他能回头,咱们还能给他一次机会。”

姜承瑾点头,却知道,有些路一旦走错,就再也回不来了。

岳飞出征后,扬州城的日子依旧忙碌。姜承瑾白天教姑娘们绣旗帜、补铠甲,夜里就着烛火,绣着那幅未完成的《春耕图》。只是布面上的孩童,再也没有了笑脸,田埂上的金线,也绣得歪歪扭扭。

转眼到了五月,扬州的桃花谢了,结出了小小的桃子。岳飞率军凯旋,不仅收复了失地,还俘虏了不少金军将领。庆功宴上,秦护卫提起陈柏:“据俘虏说,陈柏在金军内部争权,被金军将领杀了,尸体扔在了乱葬岗。”

姜承瑾手里的酒杯晃了晃,酒洒在衣襟上,却浑然不觉。她没有哭,只是默默地起身,回到了绣坊。

夜里,她从箱底翻出那支银簪,还有那块染血的布巾,放在案上。烛火摇曳,映着她的侧脸,她拿起绣针,继续绣《春耕图》,只是这一次,她把布面上的孩童,绣成了握着长枪的小战士——她知道,陈柏的仇,早已不是他一个人的仇,而是所有渴望太平的百姓的仇;而她要守护的,也不是某个人的承诺,而是这大宋的山河,这扬州的安宁。

第二日清晨,姜承瑾把银簪和布巾埋在了院里的桃树下,对着桃树轻声说:“陈柏,若有来生,愿你不再被仇恨缠身,愿咱们都能生在太平盛世,只做个寻常百姓,绣绣花草……”

她转身回到绣坊,案上堆着新的粗布,阿桃和春杏已经等着她教绣“守土”二字。姜承瑾拿起绣针,穿上线,指尖虽然还有些颤抖,却格外坚定——她清楚,未来可能还有很多仗要打,还有很多旗帜要绣,但她会一直守在这里,用绣针守护山河,等一个真正的太平盛世。

桃树下的泥土里,银簪和布巾静静躺着,伴着桃花的根须,渐渐融入这片土地,就像那段未能实现的婚约,最终只能成为扬州城里,一段无人再提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