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林不怕冷 作品

第一百二十二章 念安的到来(第2页)

回到绣坊,看着空荡荡的房间和襁褓中不知世事的念安,姜承瑾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悲痛。她与念安睡在一起,婴儿夜里要醒好几次,她怕自己睡得沉,听不到念安的哭声。

起初照顾念安,姜承瑾手忙脚乱。念安饿了会哭闹,尿了会哭闹,夜里也总睡不安稳。

姜承瑾便学着城里奶娘的样子,用小米熬成稀粥,滤出最细腻的米浆喂给念安。念安夜里哭闹,她就抱着念安在房间里来回走,哼着扬州的童谣,直到念安重新睡去。

有次念安得了脐风,高烧不退,只懂一点医术的承瑾,抱着她跑遍了扬州城的医馆,跪在地上求大夫救救孩子,直到大夫点头,她才瘫坐在地上,浑身被汗水浸透。

绣坊的姐妹们见她辛苦,都主动过来帮忙。张姐每天清晨都会提着熬好的米浆来;李妹则拆了自己的旧衣裳,给念安缝小尿布;王婶更是把家里珍藏的老参拿出来,炖了汤给姜承瑾补身子:“承瑾,你要是垮了,念安可怎么办?你得好好照顾自己,才能照顾好这孩子。”

姜承瑾看着姐妹们忙碌的身影,心中满是感激。她知道,在这乱世中,仅凭自己一人,很难护住念安。她开始更加用心地打理绣坊,绣的麦穗帕子和飞鸟香囊销量越来越好,她把赚来的银钱分成两份,一份用来日常开销,一份存起来,她要为念安攒些钱,万一将来遇到变故,也能有个依靠。

有天夜里,姜承瑾哄睡念安后,坐在灯下,拿出那支银桃花簪和陈柏的玉佩。她摩挲着玉佩上的辽族图腾,轻声说:“陈柏,你怎就了无音讯了呢?如今幸好有念安陪着妾身,她好乖,像清婉一样,有双明亮的眼睛。”

月光透过窗棂,落在桃花簪和玉佩上,泛着柔和的光。姜承瑾把簪子和玉佩放在念安的枕边,像是在让陈柏的气息守护着孩子。她暗叹,往后的日子或许依旧充满艰难,金军可能还会来犯,安稳的日子遥遥无期,但只要念安在,她就有前行的勇气。

日子一天天过去,念安渐渐长开了,会咯咯地笑,会伸出小手抓姜承瑾的绣线。

姜承瑾每次绣活时,都会把念安放在身边的摇篮里,念安不哭不闹,就静静地看着她,偶尔发出“咿呀”的声音,像是在跟她说话。姜承瑾看着孩子,脸上的笑容渐渐多了起来。念安的陪伴,让她渐渐走出了陈柏离开的阴影,也让她找到了新的牵挂。

扬州城来了一队宋军,说是要招募民妇为士兵缝补铠甲。姜承瑾听说后,立刻报了名,还带着绣坊的姐妹们一起去。她把念安托付给王婶照顾,自己则每天在军营里缝补铠甲,手指被针线扎破了,就裹上布条继续缝。有人问她:“你带着个孩子,何必这么辛苦?”

姜承瑾笑着摇头:“妾身缝补铠甲,是为了让士兵们能安心抗金,等把金军赶跑了,念安就能过上安稳日子了。”

夜里,姜承瑾坐在灯下,给小婴儿缝衣裳。

姜承瑾看着熟睡的粉嫩小脸,心中忽然涌起一股力量。她想起陈柏临走时说的“等我”,想起院中的老桃树,或许某一天,陈柏真的会回来。

五月的一天,绣坊来了位特殊的客人,一位身着辽族服饰的女子,提着个布包,站在门口犹豫着不肯进来。姜承瑾抬头看见她,心头猛地一跳——那女子发间的银冠,与当年耶律雪的一模一样。

“请问,这里是姜承瑾姑娘的绣坊吗?”女子开口,声音带着几分拘谨。

姜承瑾放下手中的针线,站起身:“我就是姜承瑾,小娘子找妾身有何事?”

女子走进来,从布包里取出一块玉佩,递到姜承瑾面前:“我是耶律雪姑娘的侍女,叫阿古拉。耶律姑娘让我把这块玉佩交给你。”

玉佩落在姜承瑾手中,冰凉的触感瞬间传遍全身。那是陈柏当年留在耶律雪部族的信物,刻着辽族的图腾,与她之前见过的一模一样。她看着玉佩,耳边仿佛响起陈柏临走时的声音:“承瑾,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