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5章 光石刻满归航语,浪涛载暖越山海1(第3页)
朝阳把光海染成金红时,光石旁已经围满了人。七岛八岛的渔民都来了,手里捧着新刻的贝雕、编好的同心绳,还有北岛刚送来的墨石碎片——他们要把这些信物嵌进光石的新纹路里,让光海的牵挂再添几分暖意。
“望潮三号”的船长正给孩子们讲引航的故事:“北岛的船在洋流里打旋时,桅杆上的贝雕忽然亮了,就像光石在海里照了盏灯,顺着光就能找到方向。”小姑娘举着自己刻名字的光木牌,奶声奶气地接话:“是光石在喊他们回家呢!”阿潮听着笑出了声,拐杖轻敲光石,那些新旧刻痕立刻泛起暖光,像在回应这童言。
阿砚把刚熬好的光鱼汤分给大家,碗沿的热气混着光蜜的甜香,在晨光里织成一张软网。西岛的老匠人摸着光石上的洋流图,皱纹里都盛着笑意:“当年给‘望潮二号’刻图时,哪想过现在八岛的船都认这光呢?”他从兜里掏出个小布包,里面是磨得光滑的贝壳,“这是新测的远海航线,嵌进去,以后咱们的船能走得更远。”
正午的光海最是热闹,孩子们追着光鸟跑,光树上的灯笼被晒得发烫,暖光落进浪涛里,把海水都染成了橘色。阿潮坐在光石旁,看着孙子教小姑娘握刻刀——小家伙的手还没刻刀长,却学得有模有样,刻出的小船歪歪扭扭,却被光蜜立刻裹住,与“望潮一号”的老刻痕挨得紧紧的。
“爷爷,光石会一直亮吗?”小姑娘仰起脸,鼻尖沾着光糕的糖霜。阿潮望着光心那片交融的暖光,那里的纹路早已密得看不清最初的模样,却在岁月里愈发温润:“会的,就像海里的浪、天上的星,只要咱们心里记着牵挂,它就永远亮着。”
日头西斜时,了望塔的光铃又响了,这次是南岛的船归航,桅杆上挂着新捕的光鱼,还有一串北岛的冰莓,红得像燃着的小灯笼。船长跳上岸就喊:“阿潮叔!北岛的孩子托我带话,说要学咱们的光糕方子,来年冰莓熟了,让光海的甜香飘得更远!”
阿砚笑着往他手里塞了块光糕:“方子早写好了,就藏在光石的暗格里,带着光蜜的甜,他们准爱吃。”阿潮摸出光木拐杖,杖头的光鸟在夕阳下泛着光:“明天让‘望潮三号’送些光木过去,教他们刻船名,以后北岛的光石上,也能有咱们的名字。”
暮色漫过光海时,光石的暖光愈发明亮。孩子们在光树下系上新的同心绳,贝壳碰撞的叮咚声里,混着远处归航船的汽笛。阿潮和阿砚并肩坐着,看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投在光石上,与那些刻痕、墨石、贝壳紧紧叠在一起,像一朵在时光里慢慢舒展的花。
浪涛拍打着码头,把月光又碎成银片,铺在“望潮三号”的甲板上。小姑娘已经趴在爷爷怀里睡熟,手里还攥着那块刻着小船的光木牌。阿潮轻轻摩挲着光石上的新刻痕,那里的光蜜正一点点漫开,把今天的故事、今天的牵挂,都酿成了明天的暖。
他知道,光海的故事还在继续。它会在新船的帆上跳动,在孩子们的刻刀下生长,在每道被光蜜润过的纹路里,在代代相传的等待与牵挂里,永远明亮,永远温暖,永远在浪涛声里,等每一颗心平安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