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8章 黄修国表示没钱,于伟正以退为进(第3页)
李学武立刻点头:“明白,书记!我一定把您的指示原原本本传达到位,确保工作组到位不越位,帮忙不添乱。”
“嗯,”于伟正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丝难得的温和,“去吧。态度要诚恳,姿态要放低。齐永林同志是老领导,工作经验丰富,对东投感情深厚。工作组下去,要多学习,多请教,争取他的理解和支持。”
李学武领命而去。于伟正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派工作组这一步棋,是不得已而为之,也是他手中为数不多能打的牌。效果如何,他心里也没底。
下午周海英夹着公文包,步履沉稳地走向电梯。他习惯性地按下了七楼的按钮,这是多年来养成的肌肉记忆——市委常委们的办公室都在这一层,那是东原权力核心的象征。
电梯平稳上升,金属门无声滑开。七楼的走廊安静肃穆,深红色的地毯吸去了所有脚步声。周海英径直走向走廊尽头那间熟悉的办公室,门牌上曾经写着“市委副书记”。然而,当他的目光落在门牌上时,脚步却顿住了。
周海英微微一怔,随即自嘲地摇了摇头。他这才清晰地意识到,时代真的变了。唐瑞林不再是手握重权的市委副书记,而是市政协主席了。他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里的烟盒,转身往回走,脚步比来时似乎沉重了些许。
电梯缓缓下降,指示灯停在“4”。电梯门打开,四楼的氛围与七楼截然不同。少了那种无形的紧张感和步履匆匆的身影,显得更为安静,甚至有些空旷。
周海英整理了一下西装领口,轻轻敲了敲门。
“请进。”里面传来唐瑞林熟悉的声音。
周海英推门进去。办公室很大,比唐瑞林当副书记时那间还要宽敞不少,窗明几净,阳光充足。靠墙的位置甚至多了一个小门,显然是新隔出来的休息室。唐瑞林正站在宽大的红木书案后,手握一管大号狼毫,凝神静气,在铺开的宣纸上笔走龙蛇。他写的是主席那句着名的“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笔力遒劲,气势磅礴,显然有深厚的书法功底。
周海英站在一旁,手托着下巴,饶有兴致地欣赏着。他对古玩字画颇有研究,也爱写两笔,自然看得出唐瑞林这手字绝非一日之功。
“好!真是好字!”唐瑞林最后一笔落下,周海英适时地抚掌赞叹,“笔力雄浑,结构严谨,气韵生动!唐主席,您这手字,我看比省里那些挂着‘书法家’头衔的老先生也不遑多让啊!平安县以前那个王满江主任,退下来后到处题字,他那字跟您这一比,简直是云泥之别啊!”
唐瑞林放下毛笔,拿起旁边的湿毛巾擦了擦手,脸上露出受用的笑容,嘴上却谦虚道:“海英啊,你这张嘴,就会哄我开心。王满江同志的字,也有他的特点嘛。不过,”他话锋一转,带着一丝自得,“练字嘛,贵在坚持,贵在用心。我这也就是以后退休生活的一点小爱好,自娱自乐罢了。”
周海英站起身,走到书案前,仔细端详着那幅墨迹未干的字,啧啧称奇:“唐主席您太谦虚了!您这水平,放在省里也是大家!现在市县好多地方都兴请领导题字,我看您这墨宝,也该多留些在咱们东原的地标上,给后人留点念想。”
唐瑞林哈哈一笑,显然被搔到了痒处:“海英啊,你这话说到我心坎里去了。正有此意!等有空了,多写几幅,也算为东原的文化建设做点贡献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两人又就书法闲聊了几句,气氛融洽。周海英看火候差不多了,话锋一转,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困惑和请教的姿态:“唐主席,有件事我一直想不明白,想跟您请教请教啊。昨天常委会上,于书记要调整东投集团党委书记的事,怎么就没通过呢?齐永林同志……我看于书记态度很坚决啊。” 唐瑞林脸上的笑容淡了些,拿起桌上的紫砂壶,给自己和周海英各倒了一杯茶。他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却没有立刻喝,目光变得有些深邃。
“海英啊,”唐瑞林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种过来人的洞悉,“这事啊,表面看是调整一个企业党委书记,背后水深着呢。”他放下茶杯,手指轻轻敲击着茶杯,“于伟正同志啊,来东原时间不长,步子迈得太大,也太急了点。你想想,他这一来,都动了哪些人?”
他掰着手指头,如数家珍:“魏昌全,那是您家老爷子以前的秘书,现在下落不明,秘书长嘴上不说,心里能痛快?吴香梅、方建勇,那是钟毅书记一手提拔起来的嫡系,方建勇还是张庆合市长的心腹,财政局长说免就要免?现在又直接冲着齐永林去了!齐永林是什么人?东投是他一手拉扯大的,在省里也不是没根没底!更别说你周海英了,为了孙汉的事找他协调,他一点面子不给,直接给你顶回来!”
唐瑞林摇摇头,语气带着一丝嘲讽:“他这是把东原几股主要的本土力量,齐永林、钟毅留下的班底、张庆合市长的人,还有你周海英,一股脑儿全给得罪了!连王瑞凤这次都投了反对票!你说,他能不碰壁吗?”
周海英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唐主席分析得透彻。那他这么干,图什么呢?就为了安插个贾彬?”
“图什么?”唐瑞林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以前我看不懂,现在明白了。他这是要‘掺沙子’,要培养自己信得过的、能掌控的势力!贾彬是谁?以前市委组织部的副部长,后来放到平安县当副书记,典型的组工干部出身!把他派到东投当工作组组长,下一步很可能就是党委书记!这就是要在东投这个要害部门,钉进一颗他自己的钉子!要把齐永林的影响力一点点挤出去!”
唐瑞林语气变得严肃:“但是,海英啊,东原不是他于伟正一个人的棋盘!以前的知府老爷来了,还得依靠三班六房的本土胥吏才能办事呢!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讲民主集中制,讲团结大多数!他以为当个市委书记就能为所欲为?想动谁就动谁?那是不可能的!常委会的结果,就是最好的证明!他这么搞下去,我看啊,悬!”
周海英听着唐瑞林抽丝剥茧的分析,心里豁然开朗,也暗自佩服这位老领导退下来后反而看得更透。他感慨道:“还是唐主席您看得明白!听您这么一说,我心里就有底了。”
三天之后,东投集团总部大楼。崭新的五层大楼气派非凡,楼前广场上停满了不少轿车。大会议室内,气氛庄重而微妙。市委组织部长李学武宣读了市委关于向东投集团派驻“三学”活动工作指导组的决定及组长贾彬的任命。
贾彬,这位四十出头、戴着黑框眼镜、看起来更像一位中学教师的前平安县委副书记,站在主席台上,面对台下东投集团中层以上干部齐刷刷投来的或审视、或好奇、或淡漠的目光,显得有些紧张。他扶了扶眼镜,照着事先准备好的稿子,声音平稳地做着表态发言:“……工作组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东投集团党委和广大干部职工,本着帮忙不添乱、指导不越位的原则,重点围绕‘三学’活动整改提升,深入调查研究,虚心学习请教,积极建言献策,协助集团党委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提升思想认识,完善制度机制,促进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为东投集团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他的发言中规中矩,四平八稳,挑不出错,但也缺乏足够的感染力和震慑力。
接下来是齐永林发言。他今天穿着一身笔挺的深色西装,三七分的发型梳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程式化的热情笑容。他走到话筒前,声音洪亮,中气十足:“首先,我代表东投集团党委、董事会和全体干部职工,对市委工作组的进驻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对贾彬组长和各位同志的到来表示最诚挚的感谢!”他带头鼓掌,台下立刻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市委决定向东投集团派驻工作组,充分体现了市委对我们东投集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是对我们工作的有力支持和鞭策!”齐永林的声音充满感情,“我们一定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工作组进驻的重要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集团上下要全力支持、密切配合工作组的工作,为工作组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要虚心接受工作组的指导和帮助,对工作组指出的问题,诚恳接受,照单全收,深刻反思,坚决整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的表态极其到位,姿态放得很低,把工作组捧得很高。然而,当他的目光扫过台下那些跟随他多年的心腹干将时,眼底深处却掠过一丝冷意和掌控一切的自信。坐在他旁边的贾彬,正襟危坐,脸上保持着谦逊的微笑,但放在膝盖上的手,却不自觉地微微握紧。 会议结束后,齐永林亲自陪同贾彬来到工作组办公室——一间位于大楼三层、宽敞明亮但略显空旷的办公室。办公桌椅都是崭新的,文件柜里空空如也。
“贾组长啊,以前这层啊是光明区政府,后来啊是工业开发区在用,条件简陋了些啊,委屈你和同志们了。”齐永林热情地握着贾彬的手,“有什么需要,尽管跟办公室宋主任提!千万不要客气!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
“谢谢齐董事长!条件已经很好了!”贾彬连忙道谢。
“那就好!”齐永林笑着点头,随即像是想起了什么,对跟在身后的集团办公室主任宋清仁吩咐道,“小宋啊,把集团近三年的党委会记录、总经理办公会纪要、‘三学’活动所有材料,还有各个分公司的经营分析报告,都整理一份,尽快送到贾组长这里来!让贾组长和同志们尽快熟悉情况!”
办公室主任宋清仁连忙应下。
齐永林又转向贾彬,笑容满面:“贾组长,你们先安顿。我还有个重要的洽谈,就不多陪了。晚上我在花园酒店啊略备薄酒,给贾组长和各位同志接风洗尘,咱们好好聚聚!”
“齐董事长您太客气了!工作要紧,您先忙!”贾彬再次道谢。
齐永林带着一群人呼啦啦地走了,办公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贾彬和工作组的两名成员。贾彬走到办公桌后坐下,看着桌上那部崭新的红色电话机和空荡荡的桌面,又抬头望了望窗外繁华的城市景象,长长地、无声地吁了一口气。怎么齐永林和自己想的态度,不一样那!
喜欢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请大家收藏:()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