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0章 这是底线(第2页)
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价比。
同时,要对维修人员进行设备使用培训。
让他们尽快熟悉新设备的操作。”
经过深入商讨,最终确定详细且可行的维修服务整改方案。
明确了人员调配、培训计划、派单优化——
以及新设备采购等具体细节和时间节点。
赵长天最后强调:“维修服务是我们与业主直接接触的重要环节。
一定要做到让业主满意。
接下来的执行过程中,定期向我汇报进展情况。
遇到问题及时解决,绝不能拖延。”
与此同时,在另一间会议室里。
岑知夏带着技术团队骨干——
与潜在合作的技术公司进行视频会议。
商讨智能化系统升级支持事宜。
赵长天得知消息后,也匆匆赶来参与其中。
视频画面中,技术公司的代表详细介绍了——
他们的技术实力,以及针对黎光物业智能化系统升级的初步解决方案。
他们提出可以通过引入一种新的中间件技术。
来解决系统兼容性问题。
同时优化远程控制功能和用户界面。
赵长天认真倾听双方交流。
针对方案细节和价格进行强硬谈判:“你们提出的中间件技术确实有一定创新性。
但我们担心与现有系统的融合难度。
另外,价格方面,你们给出的报价过高。
我们是长期合作,希望拿出更有诚意方案。
价格必须降低20%。
否则我们另寻合作伙伴。
而且,在升级过程中。
要确保不影响社区居民的正常使用,尽量缩短升级周期。”
技术公司代表面露难色,说道:“赵总,我们的技术方案已经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能够最大程度降低融合风险。
价格方面,我们已经给出了很大优惠。
再降低20%确实有些困难。”
赵长天表情严肃,毫不退让:“我理解你们的难处。
但市场竞争激烈,我们需要综合考虑成本和效益。
如果你们不能在价格上做出让步。
我们只能寻找其他更有竞争力的合作伙伴。
而且,我们对升级后的系统性能有明确要求。
要确保远程控制的稳定性和用户界面的简洁易用。”
经过一番激烈谈判,技术公司权衡利弊后,最终做出让步。
同意在价格上降低15%,并承诺优化方案,确保系统融合顺利。
同时尽量缩短升级周期。
双方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约定在接下来的两天内,完成合同签订等相关事宜。
赵长天看着岑知夏,严肃地说:“知夏,虽然达成了合作意向。
但后续的工作更加关键。
在合同签订前,要仔细审核每一项条款。
确保我们的权益得到保障。
同时,与技术公司保持密切沟通。
详细了解他们的升级计划,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岑知夏坚定地点点头:“赵总放心,我会严格把关。
确保智能化升级顺利进行。”
此次智能化升级合作的初步达成。
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但后续仍需谨慎推进,以确保升级工作的顺利完成。
午餐后,赵长天与苏羽昕、周海琼在物业的小型会议室——
继续讨论服务资源整合问题。
会议室里,气氛略显凝重。
苏羽昕率先发言:“赵总,绿色环保服务方面。
为了增加环保宣传活动的吸引力和覆盖面。
我们需要更多人力和资金支持。
计划在每个小区增设至少两个环保宣传点。
定期举办垃圾分类竞赛、环保手工制作等活动。
同时制作更加精美的宣传手册。
初步估算,人力成本和活动费用会有较大增加。”
赵长天微微皱眉。
思考片刻后说:“环保宣传活动很有必要。
但要确保活动的效果和可持续性。
人力方面,除了招聘部分兼职人员。
可以考虑发动社区志愿者参与。
这样既能降低成本,又能增强社区居民的参与感。
资金方面,我决定从公司内部其他项目——
暂时调配部分资金支持环保宣传活动。
但你们要合理规划使用,每一笔支出都要有详细记录。”
周海琼接着说:“赵总,智慧养老服务这边。
我们希望引进更先进健康监测设备。
如便携式多功能体检仪。
能够实时监测老人的血压、血糖、心率等多项健康指标。
并将数据同步到网络,方便医护人员随时查看。
同时,为了提升心理咨询服务质量。
计划邀请专业心理咨询专家对我们的服务人员进行培训。
这两方面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
赵长天沉思片刻后,说道:“健康监测设备的引进是必要的。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关注老人的健康状况。
联系设备供应商,争取以优惠价格采购。
多对比几家供应商,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价比。
至于心理咨询服务人员的培训。
要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
明确培训目标和考核标准,确保培训效果。
资金问题,与财务部门沟通协调,合理安排预算。”
接着,赵长天又强调:“绿色环保和智慧养老服务是我们服务的两大特色。
要注重资源的整合与协同。
例如,在环保宣传活动中,可以邀请老人参与。
丰富他们的生活。
智慧养老服务中的健康讲座等活动。
也可以与环保理念相结合。
提升居民的环保意识。
两个团队要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提升服务质量。”
苏羽昕和周海琼纷纷点头。
表示会按照赵长天的指示积极推进工作。
赵长天最后说道:“下午,你们两个团队分别与财务部门对接。
确定资金使用计划。
同时,着手准备环保宣传活动和心理咨询服务人员培训的前期工作。
有任何问题及时汇报。”
此次环保与养老服务资源整合的讨论。
为后续服务的优化升级奠定了基础。
午后的阳光犹如烈焰,毫无保留地倾洒在社区的每一寸土地上。
炽热的光线晃得人眼睛生疼。
赵长天迈着沉稳的步伐。
踏入工程部门所在的小院。
小院不大,却堆满了各种维修工具和车辆。
四周的墙壁因岁月和油渍的侵蚀,显得有些斑驳。
工具随意摆放着,给人一种杂乱无章的感觉。
赵长天眉头微蹙,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满。
刘宏早已接到通知,早早地在门口等候。
看到赵长天,他赶忙小跑着迎上前去。
神色有些紧张。
“赵总,您来了。”
刘宏的声音带着一丝敬畏。
赵长天没有回应他的问候,径直走进维修工作区域。
此时,维修人员们正围绕着新采购的维修设备。
听着厂家技术人员的讲解。
那台崭新的设备在阳光下闪耀着金属的光泽。
周围的维修人员或站或蹲,姿态各异。
赵长天静静地走到人群边上,双臂交叉抱在胸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