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三善 作品
第211章 项目投标的陶土与玻璃的材料共生提案
凌晨三点的设计室还亮着三盏灯。赵环把第七版材料清单推到桌沿时,台灯的光晕恰好落在"玻璃幕墙"四个字上,像给这个词镀了层冷硬的金属边。打印机吞吐纸张的声响里,他忽然听见走廊尽头传来熟悉的脚步声——郭静的帆布鞋踩过水磨石地面,总带着种陶轮转动时特有的、不疾不徐的节奏。 "又在跟玻璃较劲?"她抱着个保温桶靠在门框上,发梢沾着点浅灰的陶土,像是从窑火里捞出来的星子。工作室的钥匙还挂在她腕间,和那串刻着"水"字的陶土铃铛撞出细碎的响。
赵环抬头时,正看见她把保温桶放在模型沙盘旁。桶沿氤氲的热气漫过那片按比例缩小的建筑群,让微型玻璃幕墙上的反光忽然有了温度。"甲方要'漂浮感',"他指尖点过图纸上标红的区域,"但双层中空玻璃的承重系数,撑不起他们想要的悬挑尺度。"
郭静没说话,先从保温桶里舀出一勺甜汤。银耳羹的胶质在粗陶碗里拉出透明的丝,她忽然指着碗沿那圈故意做旧的毛边:"你看,去年烧这批碗时,总担心釉料流到窑板上粘住,后来在边缘留了道凹槽——缺陷反成了承托的结构。"
赵环的目光顺着那道弧线滑下去。粗陶的颗粒感在灯光下明明灭灭,让他忽然想起上周去工地考察时,脚边那块被雨水泡软的陶土——当时只觉得是施工废料,此刻却在记忆里显出温润的质地。他猛地抽过一张草稿纸,铅笔尖在"玻璃幕墙"旁画下道波浪线:"如果把陶土烧制成蜂窝结构呢?"
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里,郭静已经凑了过来。她的袖口蹭过键盘,调出的材料数据库页面上,玻璃的透光率参数旁,被她用铅笔添了行小字:"像冬天结在窗上的冰花,总得留点缝隙让风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