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升龙登(第2页)
天佑历元年3月份,下方一个个政策开始进行落实。在乡间随着敲锣打鼓,一张张文书开始发向各个村。
各家各户随着锣鼓敲打,开始看着张贴的草纸上写的文书。
其中有这么一项文书宣告:女子十五不嫁人,男子十七岁不娶,则由官方进行惩戒,其中女子一方将强制婚配给孤老人,即大十几岁都有可能,而男子直接会被征召出去服劳役,调动到前线。一时间,渤地开始了大规模婚配,有的男子们为了免劳役,只能从奴市中买来番婆作为老婆。
武恒羽那边正在对燕地作战,一路扫过了大量村落,其中就包括不少昊国从别的星球带来的异族们。
关于这些异族,男的当然就是直接做奴隶了,除了极少的匠户等掌握技艺的群体可以特赦,被运送到南疆;其余的,可能终其一生是在矿山上劳作致死。
至于女子嘛?武飞没有让武恒羽麾下的部队就直接这样糟蹋了,奴隶营就是防止前线部队“糟蹋粮食”的,于是乎这些番婆子们就被武飞买回来。
但就这些番婆子,武飞差点遭遇了“投资失败”。
对于前线士兵们来说,“当兵三年,母猪赛貂蝉”那是不挑食。而在乡里面的那些个浪荡子们不成家,却都无所谓。一个个都是仗着族中的兄弟多,压根没兴趣成家。
这让武飞抓狂了,调查后了解到,现在各地社会基础单元是“户”,而不是后世传统意义上的家庭,“户”会生育好几个孩子,而这几个孩子中只有一个会成家立业生子,其余的都是单身汉,而单身汉老了之后,自然是子侄们来供养的。
而户口,会为了抢夺地方土地生产资料合并成“宗”,单身汉会更多,宗族中生育的主力都是大宗,至于“欲望”,这帮爷们直接通过窑子解决,凑够了钱,一个月或数个月一次。
宗族这个社会结构,类似于非洲那些部落。只不过非洲部落没有农业技能传承罢了。
所以在版图上收集“米粒”(代表人口)的武飞觉得:“你们这样是不行,我作为官府做生意,怎么还能亏损呢?”
随着劳役令张榜一个月后,宣冲手上的番婆子们终于全部被卖出去了。
半年后,成了家的浪荡子们,没空在街上斗鸡遛狗,需要做活讨生活,一定程度上拉高了各个乡中修水渠平整道路的效率。
这就不得不提及另一个事情了,那就是公共设施建设所需的劳动力。
武飞:这年头若是没有劳役强制性,很多工程是没法干的。给钱也不行。
先前武飞给来服徭役的劳役们工钱,劳役纷纷下跪高呼将军仁义,让武飞一度有了自信,认为只要自己引入先进的“月结工钱”制度,这些古人们还不乖乖的过来当牛马?古人嘛,没见过好日子,绝对比现代人好伺候。
但后来武飞破防了,牛马还是现代人好,为了钱乖乖送外卖,这帮古人们可没那么傻,不会为那点工钱就过来卖力气。
这帮浪荡子和前世传说中非洲劳工一样,拿到一个月工钱后就不来了,这给武飞一种“刁民”震撼。
这帮乡里面刁民们,是好一副作为好男儿“这天下随意去得”的浪漫主义情怀。
武飞微服私访后,发现这帮刁民们是这么算计的:“官府不会为了那么一点小钱来抓自己,而就算派人来找自己,宗族也不会为了那么一点小钱把自己交出去。”
至于品德举孝廉——刁民:我又不指望能当官,要那玩意干什么,能薅官府羊毛,为什么不薅?
武飞对乡里面情况有了全新理解:一个游戏中,关注游戏能否运行的,都是投入大量精力或资源的高玩们;至于那帮子乡野匹夫们,就和零氪玩家们一样,一个个没有参与维护系统的兴趣。
但是理解是理解,决不能纵容牛马们这么造反!
武小雀:“向来只有我刮地,怎么存在敢薅我毛的刁民?!我生气了。”
…管不了刁民,还管不了宗族吗…
于是乎在天佑历元年三月份的时候,武飞就把维持会内部通过“成年男子选举”确定举孝廉的机制给改了,男子必须注明未婚和已婚身份,且带着老婆进行确定。
武飞:“不是雇不到你们嘛,你们不是不在乎考公,无软肋的薅羊毛嘛,仗着当地大族碍于在乡里面名声,在这种小事上护着你们对吧。”
当武飞签下责任书后,武俱往提出了一个问题:“渤郡土地是有限的,这么施政后,各地户籍会增多,但是土地仍然是在大族手里面,这些失土的户籍们,在数代后会不会成为动乱之源泉?”
武俱往进入“州府办公厅”,也得到了一些大户们的重视。
渤地世家将一些意见讲给武俱往听,武俱往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政治主张。
武俱往开始询问武飞:“我们需要更多兵丁,与各地百姓需要休养生息是相悖的,如何在其中调配?”
武飞看着这个得意弟子微笑道:“看来你已经入门,但是我告诉你,我等兵家要做大事的时候,是不能把调配平衡的权力,让给下方州府,以及豪门大族。”
你只看到我们收拢资源和名为百姓实则宗族之人间是相悖,但是并没有看到,自称百姓的宗族和其内部务农,走商的子弟们想求好日子的相悖。
现在宗族内若是舒坦到了那些“贤士”所谓“自天降康”的程度。
那些种田,养马,缫丝,砍柴烧炭之人,依旧是吃不起米,不敢骑马,穿不上丝衣服,舍不得用炭!只不过,这些宗族们把底层生活和他们维系大宗奢华的“相悖”,完美隐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