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手闲书聊东西 作品

第16章 冻土新芽(第3页)

(本卷完)

备注:《冻土上的琴声》以俄乌战争三周年为背景,围绕一把承载着俄乌两国世代羁绊的古多克琴展开,串联起三代人的命运与战争中的人性微光。

故事始于基辅音乐学院的纪念墙下,乌克兰女子娜塔莎凝视着祖辈传下的古多克琴——琴身裂痕里藏着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她的乌克兰祖父与俄罗斯战友谢尔盖共分面包、以蓝黄绳结相系的记忆。

时光回溯,琴的传承者安娜(娜塔莎的母亲)的童年充满琴声与温情,祖父的琴曾见证俄乌战友在战火中相互守护。

战争爆发后,安娜带着女儿娜塔莎在顿巴斯的硝烟中艰难求生,古多克琴多次在防空洞、雪野等绝境中成为心灵的慰藉。

她偶遇俄军士兵德米特里,这位曾因战争与乌克兰朋友产生隔阂的俄罗斯人,内心深处藏着妹妹索尼娅对琴声的热爱,以及父亲与乌克兰战友安德烈“子弹分敌我,琴声不分”的遗训。

两人从最初的对立,因琴声与共同的回忆逐渐产生信任:他们在装甲车中用乌克兰松木与俄罗斯铁丝修补琴身裂痕,在哨所、观测塔中以琴声化解冲突,与修琴匠伊万诺夫、士兵佩特罗夫等一同守护着跨越国界的善意。

激进派试图用仇恨撕裂和平,喷火器威胁着古多克琴与坚守者。

安娜在冰原上以琴声对峙炮火,德米特里为保护琴与同伴牺牲,最终两人在琴声中定格了守护和平的信念。

战争的创伤虽留下裂痕,但春天来临时,古多克琴碎裂的土地上长出铃兰,孩子们哼着俄乌交织的旋律,象征着冻土下缠结的根脉终会在和平中重生——正如祖辈的承诺,裂痕会结疤,疤上能开花,琴声与联结永远比仇恨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