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归来(第3页)
他踱步到议事堂中央,用脚在地上比划着,“要专门设立一个机构,就叫‘商贸局’。所有想在卫港做买卖的,都得先到商贸局登记,领执照。咱们给他们划定经营范围,比如开饭馆的,卖杂货的,搞运输的,都得规规矩矩。然后,就该收税了。”
“收税?”众人精神一振。
“对,收税。”朱高煦点头,“商税,按照他们的经营额来定。赚得多,交得多;赚得少,交得少。童叟无欺,公平合理。”他停顿了一下,加重语气,“但有一条,所有商户,必须向税务局如实报账,每个月报一次,年底再汇总。账目要清楚明白,要是发现谁敢偷税漏税,瞒报收入……”他冷哼一声,“那就重罚!第一次查到,罚款十倍;第二次,直接没收所有家当,人赶出卫港,永不录用!罚到他们倾家荡产,看谁还敢耍小聪明!”
朱高煦继续道:“这些劳工,送到卫港,就安排他们去码头扛包,去盐场晒盐,去矿山挖矿,去修路铺桥。干活给工钱,天经地义。”
他指了指外面那些俘虏所在的方向,压低声音,“商贸局呢,还可以出面,组织一批咱们信得过的商人,专门在劳工区附近开铺子。卖什么?粮食、布匹、油盐酱醋、干活的工具,只要他们需要,咱们就卖给他们。”
议事堂里先是一片寂静,众人互相看了看,脸上的表情从疑惑慢慢变成了恍然大悟,最后几乎都带上了兴奋。那个管事农户眼珠子转了转,猛地一拍手:“妙啊!王爷这招实在是高!咱们给他们发工钱,他们转手就得拿工钱来买咱们的东西,这钱转了一圈,不还是回到咱们自己口袋里了?!”
“哈哈哈!”亲卫队长也反应过来了,咧开大嘴,笑得格外响亮,“敢情忙活半天,他们挣的钱最后还得孝敬回来!这帮土人,等于给咱们白干活,还得感恩戴德!高!实在是高!”他笑得前仰后合,觉得自家王爷这脑子真是比猴都精。
朱高煦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安静,“这只是个初步的想法,具体怎么操作,比如工钱定多少,物价怎么控制,商税收几个点,都要仔细商议,制定出一套严密的章程来,不能留下明显的纰漏让人钻空子。”他看向一直没怎么说话的朱瞻壑,“瞻壑,你觉得此法如何?”
朱瞻壑一直在旁边默默听着,消化着父亲这番话里蕴含的层层算计。他想了想,开口道:“爹爹此法,儿子以为可行。如此一来,劳力、商贸、财税、归化,一石数鸟。既解决了眼前人手不足的困境,又为天京卫港长远发展打下根基。发给工钱,是施恩;设立商铺,是图利;制定规矩,是立威。恩威并施,让他们在劳动中逐渐习惯我们的方式,潜移默化,远比单纯的强压要稳妥。”
朱高煦回复到:“说的好!我再补充一点,那些孩子应当将部落里的孩童挑选出来,不论男女,都送到定居点的学堂,和我们的孩子一同学习。教他们说汉话,写汉字,学算术,读我们的书。不出十年,他们就会忘记自己是波瓦坦人,只知道自己是新明人。”
接下来,就是如何分配这些俘虏,如何把租地和工钱的规矩跟他们讲明白。”他站起身,走到议事堂门口,望着外面空地上那些茫然无措的俘虏,“让他们干活,让他们劳动,让他们明白,在这片土地上,想要活下去,就得守我们的规矩,靠自己的双手挣饭吃。”
就在这时,一个负责看管俘虏的士兵小跑过来,手里捏着几片深褐色的叶子,脸上带着点好奇:“王爷,您看这个,不少土人身上都带着这玩意儿,好像是用来点着抽的,闻着有股怪味儿。”
朱高煦接过那几片叶子,凑到鼻子前闻了闻,又用手指捻了捻,眼神微微一动。
烟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