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轻剑斩黄泉 作品

第469章 长城万里清风起,不负君王一片心(第2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王林的脸抽搐了一下,喉结滚动:“那是周明与我有私怨,故意虚报军情!” 谢渊冷笑一声,呈上周明的血书:“周将军战死前咬破手指写的血书,字字泣血,你还要狡辩?” 血书上的 “北元十万骑压境,粮草将尽” 几个字被泪水晕染,军民们看了无不落泪,有人开始咒骂王林。 “其二,倒卖军粮通敌。” 谢渊展开第二卷卷宗,“你指使张谦‘以沙土充粮’,将六万石军粮私卖北元夜狼将军,得银五万两,分赃账册、北元使者供词俱全。去年冬天,边军士兵吃发霉糙米拉痢,冻死饿死十七人,你却在京师盖起三进宅院,纳了五房妾室。”

王林的身体剧烈颤抖起来,铁链 “哗啦” 作响:“我没有!是张谦自作主张!我只是…… 只是不知情!” 他的目光扫过人群,看见几个边军老兵正瞪着他,眼神里的恨意让他不敢直视。谢渊将粮账副本扔到他面前:“这上面有你的亲笔签名,‘王’字暗号与你诏狱供词一致,还要抵赖?”

“其三,通敌叛国,意图分裂。” 谢渊展开最厚的一卷卷宗,里面是王林与北元的密信,“你与夜狼将军约定‘破居庸关后,以长城为界,你掌大吴半壁,北元岁贡银万两’,密信火漆验明为北元皇室专用,译文由通事当场核对,无误。”

王林的最后一道防线彻底崩溃,他瘫在木桩上,泪水混合着鼻涕流下:“陛下饶命!臣是一时糊涂!都是北元逼我的!他们拿臣的家人要挟……” 他忽然转向谢渊,“谢渊!你我同朝为官,你救我一命,我把王林党羽的名单给你,还有…… 还有镇刑司的小金库!”

谢渊眼神冰冷:“《大吴律》规定‘通敌者无赦’,你的金银买不了命,你的名单玄夜卫早已查清。” 他看向萧桓,“请陛下定罪。”

萧桓站起身,目光如炬,扫过校场军民:“《大吴律》载‘谋大逆者凌迟处死,传首九边’。王林三罪并罚,罪无可赦!” 他举起案上的朱笔,在判决书上重重落下,“判王林凌迟三千六百刀,午时三刻行刑!家产抄没入官,补偿死难边军家眷!同党无论官职高低,一律按律严惩,永不姑息!”

军民们齐声欢呼,声浪震得校场的旗帜猎猎作响。王林发出凄厉的尖叫:“萧桓你不得好死!王林党羽不会放过你!” 缇骑上前堵住他的嘴,用布带勒紧,他只能发出 “呜呜” 的呜咽,眼神里充满了恐惧和绝望。

午时三刻的梆子声响起,刽子手捧着《大吴律》走到王林面前,先向法典叩首,再解下他的囚服。寒风刮过王林赤裸的上身,他的皮肤因恐惧而紧绷,青筋暴起。“按《刑律》,凌迟需‘先祭旗,再行刑’。” 刽子手高声唱喏,将王林的血滴在校场的军旗上,军旗瞬间染上暗红。

第一刀落下,王林发出闷哼,血珠溅在雪地上,像绽开一朵红梅。军民们有的闭眼,有的怒吼,孩童被大人捂住眼睛。萧桓端坐高台,目光始终没有离开王林,指尖却在微微颤抖 —— 他想起那些冻死在边关的士兵,想起他们未寒的尸骨,心中再无半分怜悯。

行刑持续了一个时辰,王林的惨叫声渐渐微弱,最终只剩下微弱的喘息。当最后一刀落下时,夕阳正沉入西山,将校场染成血色。缇骑割下王林的首级,用竹竿挑起,准备传首九边示众。萧桓站起身,声音在寂静的校场回荡:“王林伏法,不是结束,是开始!从今日起,凡贪腐、通敌者,无论身份,一律严惩!玄夜卫、镇刑司、户部,各部门相互监督,谁敢再犯,王林就是榜样!”

军民们齐声欢呼,声浪直冲云霄。周毅走上前,单膝跪地:“陛下为民除害,边军将士愿誓死保卫家国!” 士兵们纷纷跪地,甲胄碰撞声如惊雷滚滚,连孩童都跟着喊:“陛下万岁!大吴万岁!”

夜幕降临,居庸关燃起了庆祝的篝火。军民们围着篝火唱歌跳舞,将王林的罪状写在纸上,点火焚烧,纸灰在夜风中飘散。萧桓与谢渊、周毅站在高台上,望着这一幕,脸上露出疲惫却欣慰的笑容。“总算告一段落了。” 萧桓轻声道,声音里带着释然,“但肃清余孽的路还长。”

谢渊点头:“玄夜卫已按王林供词,逮捕户部尚书李嵩等二十余名官员,抄没家产折合银二十万两,将全部充作军饷。” 周毅道:“边军士气大振,城防已加固,北元短期内不敢再来犯。” 萧桓望着关外的星空,星星明亮如灯:“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只要咱们一心为民,就没有跨不过的坎。”

三日后,王林的首级被送往九边示众。每到一处关城,军民们都争相围观,唾骂声不绝。《大吴日报》详细刊登了王林的罪状与伏法过程,京师百姓自发上街庆祝,家家户户挂起红灯笼,仿佛过年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