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轻剑斩黄泉 作品

第477章 铁马曾惊边草动,金戈终护帝城斜

卷首 《大吴史?德佑实录》 载:“北元可汗脱脱不花因‘屡犯边墙皆为大吴边军所败,漠北遭雪灾,牲畜冻死十之六七,粮援断绝’,遣使者至大同卫请和,‘愿称臣纳贡,乞开互市,割北疆三堡为游牧地’。帝萧桓召集群臣议,‘主战者谓 “可乘胜追击”,主和者谓 “宜休养生息”’。风宪司谢渊奏‘和可许,割地不可许,宜立疆界碑明疆域,开互市通有无’。帝从其议,‘许互市通商,拒割地之请,命大同总兵周毅与北元使者会盟,立疆界碑于长城北十里’。史称‘此举既安边境,又通商贸,为德佑中兴之重要外交成果’。”

朔风卷雪暗尘沙,漠北穷途始请和。

铁马曾惊边草动,金戈终护帝城斜。

互市通欢忘旧怨,立碑划界定新家。

不是君王甘息战,江山稳固在民和。

大同卫的秋风卷着沙砾,打在新修的城墙上噼啪作响。边军斥候策马从北方疾驰而来,在城下翻身滚落,甲胄上还沾着未化的冰霜:“总兵大人!北元主力在狼居胥山被咱们击溃,可汗脱脱不花带着残部西逃,遣使求见!”

周毅站在城楼之上,望着北方天际线,那里曾是狼烟最盛的地方。他接过斥候呈上的北元使者令牌,令牌上刻着的狼图腾已有些磨损。“玄夜卫可有消息?” 他问道。缇骑校尉上前一步:“回大人,玄夜卫密探回报,北元这次是真撑不住了,漠北连降暴雪,牲畜冻死过半,部落里已经有人吃草根了,前几次犯边都是为了抢粮。”

三日后,北元使者阿古拉带着十名随从抵达大同卫。他穿着褪色的狐裘,脸上带着风霜刻痕,见到周毅时,虽强作镇定,眼神却难掩疲惫:“周总兵,我主可汗愿向大吴称臣,岁岁纳贡,只求陛下开恩,许我部在边境互市,再割北疆三堡之地让我部游牧,我主愿永世不犯边墙。”

周毅冷笑一声,指着城墙上新铸的火炮:“三堡之地是我大吴将士用命守下来的,岂能说割就割?互市之事,需奏请陛下定夺,你且在驿馆等候,不得擅自走动。” 说罢命玄夜卫 “护送” 使者入驿馆,实则严加看管 —— 前车之鉴不远,李穆通敌的教训让谁都不敢对北元使者掉以轻心。

北元求和的消息传入京师,太和殿的早朝立刻炸开了锅。英国公张懋拄着拐杖出列,花白的胡须因激动而颤抖:“陛下!北元乃心腹大患,昔日元兴帝五征漠北才将其打退,如今我军新胜,正该乘胜追击,直捣漠北王庭,永绝后患!岂能答应求和?”

兵部侍郎附议,声音洪亮:“英国公所言极是!北元反复无常,今日求和,明日粮草充足又会来犯,割地互市只会助长其气焰!臣请陛下下令,让周毅总兵率边军北进,玄夜卫从旁策应,定能一举荡平北元!”

朝堂另一侧,户部尚书却忧心忡忡地摇头:“陛下,连年征战,国库已空。去年南疆平叛耗银五十万两,今年边军重编又花三十万,若再北征,需征民夫十万,粮草百万石,百姓恐难承受啊。” 他翻开账册,“北方诸省遭旱灾,流民已逾十万,再动兵戈,恐生民变。”

谢渊一直沉默地听着,见群臣争论不休,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臣以为,战与和需看时机。北元兵败粮绝,求和是真,但割地绝不可许 —— 疆土寸步不让,乃立国之本。至于互市,可许,但需‘官市为主,民市为辅’,派风宪官与玄夜卫共同监管,既通有无,又防奸细。”

萧桓指尖敲击着龙椅扶手,目光扫过群臣:“张懋,北征需多少粮草?户部尚书,赈灾需多少银子?谢渊,互市如何监管才能防奸细?” 三个问题直击要害,朝堂瞬间安静下来。

就在朝议未定之时,玄夜卫指挥使沈炼收到大同卫密报:北元使者阿古拉在驿馆频繁与可疑人员接触,其中一人竟是前镇刑司旧吏,李穆的远房侄子李三。“大人,李三上月从流放地逃回,一直躲在大同卫,与阿古拉见面时,塞给他一个蜡丸。” 缇骑在密报中写道。

沈炼立刻带人潜入大同卫,在李三的住处搜出未送出的密信,上面用蒙文写着 “大吴主战派势大,可许以重利拉拢,若和谈不成,伺机烧军仓”。沈炼将密信快马送回京师,谢渊连夜入宫:“陛下,北元使者表面求和,实则勾结李穆余党,想趁机破坏军仓,挑起战端!”

萧桓看着密信上扭曲的字迹,眼中闪过一丝寒意:“这群狼崽子,果然没安好心。谢渊,你即刻赴大同卫,一是监督和谈,二是彻查李三党羽,务必揪出内鬼。” 他顿了顿,“告诉周毅,军仓加派守卫,玄夜卫缇骑换便衣巡查,别让他们得逞。”

谢渊抵达大同卫时,正赶上李三带着两个北元奸细试图潜入军仓。玄夜卫缇骑早有准备,将三人当场抓获,从李三怀中搜出军仓布防图 —— 竟是大同卫粮仓守将偷偷画给他的。“审!” 谢渊只说一个字,缇骑便将三人拖入刑房,不多时守将就全招了,供出 “受阿古拉白银五百两,答应配合烧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和谈正式开始,地点设在大同卫的风宪司分署。谢渊端坐主位,周毅陪坐,阿古拉对面而坐,身后站着北元的文臣武将。炭火盆里的火苗跳动,映着双方紧绷的脸。 “谢大人,我主已退让一步,不割三堡,只求在互市时多给些粮食,每匹战马换粮十石。” 阿古拉试图讨价还价,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玉佩。谢渊淡淡一笑:“互市按市价,战马换粮五石,牛羊按等论价。至于粮食,可多给,但需用北元的皮毛、药材来换,一手交货,一手交粮。”

“那边境放牧呢?我部牧民冬天无草可吃,需到长城下越冬。” 北元武将按捺不住,拍着桌子站起。周毅立刻反驳:“长城以北十里为缓冲带,牧民不得越过,否则按奸细论处!去年你们就是借放牧之名,偷偷侦查我军布防!”

谈判陷入僵局,阿古拉借口更衣离席,却被玄夜卫缇骑拦住:“使者大人,驿馆有人送急信来,说您的随从在驿馆与人打斗,请您回去处理。” 阿古拉心知不妙,回到驿馆才发现,李三已被押走,自己与他接触的证据全在谢渊手中。

当晚,阿古拉主动求见谢渊,态度软了许多:“谢大人,我主愿接受互市条件,不再提放牧之事,只求陛下早日定议,我部牧民快饿死了。” 谢渊盯着他的眼睛:“只要你们真心求和,不再勾结内奸,大吴不会赶尽杀绝。但疆界必须分明,这是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