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葡萄皮 作品

第226章 开辟航路,征伐不臣(第3页)

这已远非小题大做,简直是牛刀杀鸡,大炮打蚊子。

傅友德很快便到了。

他进门便恭敬行礼。

“见过陛下!”

望着匆匆而至的傅友德,老朱朗声大笑。

“惟学,朕有一事,欲交由你去办!”

许久未领兵征战的傅友德,初闻此言略显惊愕,旋即便满心欢喜。

他猛地撩起衣摆,单膝跪地,双手抱拳,高声应道:“恳请陛下示下,末将傅友德恭候差遣!”

朱元璋甚是欣赏这番姿态。

心中早已属意傅友德领兵的他,大手一挥,豪迈地说道:“傅友德,朕命你为平波都督,统率三千精兵、二十艘战船,为大明开辟航路,征伐不臣!”

“末将领命!”

尽管傅友德对“平波都督”之名略有疑惑,但这并不妨碍他迅速接令。

只要有仗可打,他便心满意足。

战事意味着立功的机遇。

至于水战、海战,傅友德全然不放在心上。

毕竟,昔日鄱阳湖之战,他指挥水军与陈友谅激战,亦是战绩斐然。

见傅友德已领命,朱元璋再次大笑,亲自上前扶起傅友德道:

“惟学,此事说起来,皆因惟庸那小子。”

“他勾起了朕的雄心壮志。”

“他将海外描绘得天花乱坠。”

“朕着实被他说得心动了!”

“因此,朕会另派人筹备茶叶、瓷器、丝绸等货物作为交易品。”

“但你得替朕打头阵。”

朱元璋再次挥手道:

“那些番邦小国皆是欺软怕硬的蛮夷,你得先给他们点颜色瞧瞧。”

“待他们臣服,我们才能与他们长久交易!”

“届时,将他们的金子、银子、香料等物,统统带回大明!”

国库空虚,正可用番邦小国之财填补!

“惟学,你有信心吗?”

傅友德抱拳躬身答道:“末将定当威震番邦,确保交易顺畅,若对方冥顽不灵,末将必讨之。”

“确该让番邦见识我大国的威严!”

傅友德此言一出,朱元璋大笑。

的确,这话听得痛快!

对大明而言,军方首要之务乃消灭藏匿于草原的残元。

他们虽名为北元,实则已被大明多次重创,近乎苟延残喘。

然而,残元如同癞蛤蟆落于脚面,虽不伤人却令人厌恶。

作为老牌游牧民族,残元治国无能,但劫掠成性,此乃其千年传承。

双方本就势不两立,残元稍有机会便侵扰边境;大明稍有喘息,便立即组织反击。

如此不死不休的仇敌,彼此皆铭记于心。

在此背景下,傅友德率三千人出海之事,显得平淡无奇。

毕竟,大明正规出征,动辄数万乃至十数万人。

若非傅友德领兵,这三千人的调动,恐怕无人关注。

傅友德对其他人的事务不予置喙,自己则一脸严肃地投入忙碌。

他尤为注重的是迅速招募人才。出海航行,若无经验丰富之人,他难以安心,正如往昔行军无可靠向导般令人心悸。

身为资深国公、开国功臣,傅友德人脉广泛。他轻轻一动,几张便条送出,便有不少人给面子响应。数日之间,便有人陆续至其府邸报到。

傅友德简单询问后,一概接纳。他不惧人无能,因为在船上,真伪才能一目了然。即便是庸才,也可充作劳力,他傅友德绝不养闲人。

这些有经验者的到来,使原本筹备的物资迅速充实。他们皆为老牌海贸家族的中坚力量,若非傅友德出面,寻常人难以得见。他们虽读书不多,但经验足以大幅降低船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