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耳的兔子 作品
第375章 现代学徒制·线上认药课
甘肃当归基地的晨露还没干透,苏怀瑾蹲在田埂上,指尖捏着刚挖出的当归,泥土顺着根茎的纹路往下掉,带着新鲜的土腥气。手机支架架在旁边的石头上,镜头正对着她手里的当归,屏幕上“正在直播”的红灯亮得显眼。
“家人们看这里,”苏怀瑾把当归举到镜头前,阳光透过叶片的缝隙落在断面,能清晰看到棕色的油点,“当归分归头、归身、归尾——你们看这归头,圆滚滚的像小拳头,里面的油点最密,补血力道最足;归身长直,油点疏些,主要是养血;归尾尖细,破血的力气大,用来通经活络最管用。”
小棠蹲在旁边举着补光灯,另一只手拿着笔记本,偶尔凑近镜头补充:“大家注意看断面的油点!道地当归才有这种深棕色的油点,油点越多,香味越浓,药效也越好。上次有粉丝说买的当归没香味,大概率是油点少,或者存放太久了。”
她说话时语速不快,却透着股笃定,像在药圃里给师兄们讲认药笔记。弹幕立刻刷起来:
“原来当归还有这么多讲究!我每次都整根买,难怪有时候喝了没感觉!”
“小棠师妹记得好清楚!上次看你认枸杞就好厉害!”
“求问怎么保存当归?我家的放久了发霉了……”
苏怀瑾笑着朝小棠点头,示意她回答。小棠把补光灯往旁边挪了挪,对着镜头说:“当归要阴干,不能暴晒,晒了油分会跑;干透后用宣纸包起来,放进陶缸,缸底垫点花椒,能防虫。要是发霉了就不能用了,霉菌有毒。”她顿了顿,想起苏怀瑾教的“生活化比喻”,补充道,“就像存腊肉,得通风、干燥,不然容易坏,药材也一样。”
镜头转向旁边的药农老杨,他正往当归苗周围铺松针,枯黄的针叶落下去,在根部堆成薄薄一层。“瑾姐教我们的松针遮阴法,”老杨对着镜头笑,手里的动作没停,“松针能保湿度,烂了还能当肥料,种出来的当归阿魏酸含量高——上次检测比普通当归高20%,炖鸡汤香得能掀屋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