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坪 作品

第206章 我国封建社会~南北朝时期20(第3页)

答:手等有痛痒的感觉,而没有是非的思维。

问:感觉和思维是一回事,还是两回事呢?

答:感觉也就是思维,粗浅的叫做感觉,深刻的叫做思维。

问:如果是这样,就应该有两种思维了。思维既有两种,难道精神也有两种吗?

答:人体是唯一的,精神哪里能有两种呢?

问:如果没有两种精神,怎么会有痛痒的感觉,而又有是非的思维呢?

答:象手和脚虽然不同,终归是一个人身上的肢体;识别是非和感知痛痒尽管不同,但也终归是同一个精神。

【第四段要点:范缜指出,感觉与思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是两者程度的不同,“浅则为知,深则为虑”,联系是两者同属于统一的精神作用,知虑“总为一神”。

这就提出了感觉和思维是精神活动的两个部分的思想,深化了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第五段)

问:识别是非的思维,与手足无关,应当和什么器官有关呢?

答:识别是非的思维,是心这个器官所主管的。(由于古代科学水平的限制,范缜还不知道大脑是主管思维的器官,而误认为心是主管思维的器官。)

问:心器官是五脏之一的心吗?

答:是的。

问:五脏有什么不同,而心为什么独有是非的思维能力呢?

答:人的七窍又有什么不同,而它们的职能并不一样,这是为什么?

问:思维是不受空间局限的,怎么知道它是心器所主管的呢?

答:心器官有了疾病,思维作用就会失常。因此知道心器官是思维的基础。

问:怎么知道(思维)不寄托在眼睛等器官上呢?

答:如果思维可以寄托在眼睛上,那么视觉为什么不寄托在耳朵上呢?

问:思维没有相应的器官做为它的基础,所以可以寄托在眼睛上;视觉自有它的基础,所以不需要依附在人体的其它部分。

答:视觉为什么有相应的器官作为它的基础,而思维没有它相应的基础呢?假使思维在我的身上没有基础,可以寄托在任何别的地方,那么张甲的感情可以寄托在王乙的身上,李丙的性格也可以寄托在赵丁的身上。是这样吗?不是的。

【第五段要点:范缜认为人体上的不同器官,都各有自己的职能,思维是心所独有的职能。

这就把思维活动放在物质的、生理的基础上,即思维活动产生于人体中的思维器官,把古代唯物主义对于思维和物质的关系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有力地批判了佛教所鼓吹的思维活动是先天的,它的基础是灵魂的唯心主义谬论。】

喜欢穿越历史,从远古到现代请大家收藏:()穿越历史,从远古到现代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