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道小写师 作品

第283章 百草堂之瓜蒂

光绪二十六年的夏末,丰县被一场黏稠的湿热裹着。护城河边的垂柳蔫头耷脑,叶子上蒙着层灰黄,像得了黄疸的人,连风过都带不起半分精神。百草堂的门板刚下到第三块,就见街口的李二婶抱着孩子跌跌撞撞跑来,粗布褂子汗湿得能拧出水,怀里的娃脸黄得像块老生姜,嘴唇却泛着青紫,呼吸时胸口起伏得厉害。

“王老板!王老板救命啊!”李二婶的身音劈了叉,刚跨进门槛就腿一软,差点跪在青石板上。

王宁正蹲在柜台后翻晒药材,闻言腾地起身。他穿件月白竹布长衫,袖口挽到肘弯,露出的小臂上沾着点赭石色的药粉——那是今早碾当归时蹭上的。鼻梁上架着副细框老花镜,镜片后的眼睛不算大,却亮得很,此刻一眨不眨盯着孩子的脸,指尖轻轻按在娃的手腕上,指腹带着常年捻药草磨出的薄茧,温凉得像块老玉。

“多久了?”他声音不高,却稳得让人安心。

“三天了!”李二婶抹着泪,“起初就眼白泛黄,以为是天热上火,谁知昨天开始吐,吃啥吐啥,连水都喂不进……孙老板那边给抓了两副药,喝下去更重了!”

王宁眉头微蹙。他掀开孩子的衣襟,心口处的皮肤黄得发暗,像抹了层没调开的泥浆。“张娜,取针来。”他扬声喊道。

里屋应声走出个穿靛蓝布裙的妇人,正是王宁的妻子张娜。她头发绾得一丝不苟,用支牛角簪固定着,耳后别着朵晒干的金银花,走动时带起缕淡香。听见吩咐,她从柜台抽屉里取出个小巧的铜针盒,打开时叮当作响,里面排着长短不一的银针,针尖亮得晃眼。

王宁取过最短的一根,在灯火上燎了燎,飞快地在孩子指尖扎了一下。挤出的血不是鲜红,倒像掺了胆汁的暗黄色,黏在指肚上迟迟不凝。

“是黄疸,”王宁放下针,语气沉了沉,“而且是湿热壅在脾胃,堵得厉害。”

话音刚落,门外又涌进来几个村民,都是家里有病人的,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城西的赵老汉尿色像浓茶,北头的陈家媳妇浑身痒得抓出血痕,症状竟都带着“黄”。

王宁正蹙眉思索,对面回春堂的门板“吱呀”一声开了。孙玉国穿着件油亮的黑绸马褂,手里把玩着串蜜蜡珠子,站在门口斜睨着百草堂,扯着嗓子喊:“我说王老板,你这百草堂别是藏着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吧?不然怎么一茬茬的人犯病?”

他身后跟着两个伙计:刘二狗塌着肩,袖口沾着块不明污渍,眼神躲躲闪闪;郑钦文则直挺挺地站着,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有嘴角那道疤随着说话微微抽动。

“孙老板还是先顾好自己铺子里的药吧。”王宁的妹妹王雪从后院走出来,手里提着个竹篮,里面装着刚采的薄荷。她梳着双丫髻,发绳是药房里包药材的草纸搓的,粗布裙摆沾着草叶,却挡不住眼里的利光,“李二婶家的娃吃了你开的‘利胆汤’,里面的茵陈陈了三年,早失了药性,还好意思说别人?”

孙玉国脸色一僵,随即冷笑:“黄毛丫头懂什么!药材越陈越醇!我看你们就是治不好病,想找由头!”说罢甩袖回了铺,刘二狗和郑钦文恶狠狠地瞪了百草堂一眼,也跟着进去了。

王宁没理会对方的挑衅,转身进了药房。药柜上整整齐齐排着百十个抽屉,每个抽屉外都贴着泛黄的药名标签。他在标着“甜瓜蒂”的抽屉前停住,抽出抽屉,里面装着些灰褐色的细棍,长约寸许,一端略粗,带着圈向内卷的蒂痕,正是瓜蒂。

“哥,这不是去年钱多多从新疆带来的那批吗?”王雪凑过来看,“你想……”

“《千金方》里说,‘瓜蒂,味苦寒,主大水,身面四肢浮肿,下水,杀蛊毒,咳逆上气,及食诸果,病在胸腹中,皆吐下之’。”王宁拈起一根瓜蒂,对着光端详,“这黄疸是湿热郁在胸膈,正好该用它涌吐祛湿。”

“可这东西有毒啊!”张娜端着刚煎好的药进来,听见这话忙道,“前阵子邻县有家药铺用它内服,病人吐得脱了水,差点出人命。”

王宁指尖摩挲着瓜蒂上的纵纹,眉头紧锁。他自然知道瓜蒂的厉害——去年钱多多送来时特意说过,新疆农户用它治黄疸,都是晒干了研末,只敢少少地吹点进鼻子,从不敢往嘴里送。可眼下疫情紧急,常规的利胆药见效太慢,再拖下去,不知道要拖垮多少人。

正犹豫间,门外传来个清脆的女声:“王老板在吗?晚辈林婉儿,特来叨扰。”

众人抬头,只见门口站着个穿浅灰布袍的年轻女子,背着个鼓鼓囊囊的药篓,篓子里露出半截药锄。她头发简单束在脑后,额前留着几缕碎发,脸上沾着点泥灰,却掩不住一双清亮的眼睛。最特别的是她腰间,挂着个磨得光滑的木牌,上面刻着“护道”二字。

“姑娘是?”王宁拱手问道。

“晚辈游学行医,路过贵地,听说有黄疸疫病,特来看看能否尽绵薄之力。”林婉儿走进药房,目光一扫就落在了王宁手里的瓜蒂上,眼睛一亮,“王老板竟有如此好的甜瓜蒂!看来已经想到治法了?”

“只是想到,还没敢用。”王宁苦笑,“此药有毒,内服风险太大。”

林婉儿接过瓜蒂,放在鼻尖轻嗅,又掰断一截看断面,断面纤维细密,中心是空的,带着股淡淡的苦味。“老板有所不知,”她抬起头,眼里闪着光,“瓜蒂有毒,是指内服过量。若改用外用,取其细末吹鼻,引湿热从鼻窍而出,既能退黄,又可避其毒,岂不两全?”

王宁一怔:“吹鼻?”

“正是。”林婉儿从药篓里掏出本线装书,封皮已经磨破,正是《本草纲目》。她翻到其中一页,指着上面的字说:“你看这里,‘瓜蒂吹鼻,治湿热黄疸,眼黄不除’。晚辈在蜀地行医时,曾见老医工用此法,只需少许药末,病人打几个喷嚏,流些黄涕,黄疸便会渐退。”

王宁凑近看那书页,墨迹虽有些模糊,但“吹鼻”二字清晰可见。他心头一动,又想起钱多多说的新疆用法,两者竟不谋而合。

“可村民们未必信啊,”张娜忧心忡忡,“刚才孙玉国还说我们用毒草害人……”

“是否有毒,试过便知。”林婉儿将瓜蒂放回抽屉,目光坚定,“王老板若信得过晚辈,咱们这就找位重症病人,当众试药如何?”

王宁看着窗外,夕阳把护城河水染成了暗黄色,像极了病人的皮肤。他深吸一口气,将瓜蒂放回抽屉锁好,转身道:“好!就依姑娘说的办。”

此时谁也没注意,回春堂的门缝后,一双三角眼正死死盯着百草堂的动静,眼里闪过丝阴狠的光。刘二狗缩在门后,低声对孙玉国说:“老板,他们要动瓜蒂了……”

孙玉国捻着蜜蜡珠子的手猛地收紧,珠子相撞发出声脆响:“动得好。”他阴恻恻地笑了,“正好让他们尝尝,什么叫引火烧身。”

试药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上午就传遍了丰县。百草堂门前的青石板路上,早早挤满了看热闹的村民,三五一对地交头接耳,目光都瞟着药铺门口那张临时搭起的长桌。

王宁穿着浆洗得笔挺的月白长衫,袖口仔细扣好,手里捧着个乌木药碾。他身后,张娜正将晒干的瓜蒂摊在竹筛里,阳光透过筛眼落在她鬓角的金银花上,映得那干枯的花瓣仿佛有了生气。王雪则站在桌旁,怀里抱着个小陶罐,里面是昨晚按林婉儿说的法子,提前研好的瓜蒂粉末,细得像白面。

“来了来了!”人群里有人喊了一声。只见两个汉子抬着块门板,上面躺着个中年男人,正是城西的赵老汉。他脸黄得像涂了层桐油,眼睛半睁半闭,嘴唇干裂起皮,呼吸时胸口起伏微弱,被抬到桌前时,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响。

“王老板,就拜托你了!”赵老汉的儿子扑通跪在地上,磕了个响头,“要是能让俺爹好起来,俺砸锅卖铁也谢你!”

王宁连忙扶起他:“快起来,治病救人是本分。”他转向众人,扬声道,“诸位乡亲,今日用瓜蒂试治黄疸,用的是外用吹鼻法,绝非内服。这药虽有小毒,但用量极轻,且只作用于鼻窍,诸位尽可放心观看。”

话音刚落,人群外传来声冷笑:“放心?用毒草往人鼻子里吹,是想把人往死路上送吧!”

众人回头,只见孙玉国摇着把折扇,慢悠悠地走过来,刘二狗和郑钦文跟在身后,手里还提着个篮子,里面装着些枯黄的草药。

“孙老板这话什么意思?”王雪往前一步,双丫髻上的草纸绳晃了晃,“难不成你比《本草纲目》还懂药?”

“《本草纲目》?”孙玉国折扇一合,指着篮子里的草药,“那书里还说巴豆能泻下呢,你敢随便给人吃?这瓜蒂在《本经逢原》里明明白白写着‘大毒’,王老板非要用它治病,不是草菅人命是什么?”

村民们顿时议论起来,有人指着竹筛里的瓜蒂,小声说:“看着就像柴火棍,真能有毒?”也有人想起前阵子邻县的传闻,脸上露出惧色。

“孙老板既然懂药,不如说说,这黄疸该怎么治?”一个清亮的声音从人群后传来。林婉儿背着药篓挤了进来,额前的碎发被风吹得飘起来,手里还攥着株刚采的茵陈,叶片上的露珠滚落,在她手背上洇出个小水痕。

孙玉国见是个陌生女子,撇撇嘴:“小姑娘别多嘴,治病不是过家家。”

“怎么是过家家?”林婉儿走到桌前,将茵陈放在桌上,“这茵陈是治黄疸的常用药,但必须是初春的嫩苗,孙老板铺子里卖的却是去年的陈货,药效早失了大半,用它治病,才是耽误病情吧?”

这话戳中了孙玉国的痛处,他脸涨得通红:“你胡说!我那是……”

“我没胡说。”林婉儿拿起茵陈,对着阳光展示,“你看这叶片,新鲜茵陈带白霜,茎秆脆嫩;陈货则发黄发枯,一折就断。王老板铺子里的茵陈,都是今早刚采的,要不要取来比一比?”

村民们纷纷点头,孙玉国被噎得说不出话,狠狠瞪了林婉儿一眼,转身想走。

“孙老板留步。”王宁开口道,“既然大家有疑虑,那我就先说说这瓜蒂的用法。”他拿起一根瓜蒂,举到众人面前,“这是甜瓜的果蒂,新疆农户用它治黄疸,需得在夏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后去除杂质,只留中间这截蒂柄,炮制时不能沾油腥,否则会影响药性。”

他将瓜蒂放下,又从王雪手里接过陶罐,倒出少许粉末:“研末时要干透,不然容易结块。吹鼻只用这么一点,大约半钱,吹进去后病人会打喷嚏,流出黄涕,这是湿热外排的征兆,绝非中毒。”

说着,他示意赵老汉的儿子按住父亲的头,自己则取了根细竹管,蘸了点药末,轻轻探向赵老汉的鼻孔。

“别!”人群里突然冲出个妇人,哭着扑过来,“俺男人身子弱,经不起折腾啊!”正是之前在回春堂抓药的患者家属。

王宁停住手,皱眉道:“这位大嫂,你男人……”

“俺男人就是吃了这毒草,吐得肠子都快出来了!”妇人坐在地上拍着大腿哭,“王老板,你行行好,别再害人了!”

刘二狗在人群后偷偷给妇人使了个眼色,郑钦文则大声嚷嚷:“看吧!我就说有毒!这百草堂是想把咱们都毒死啊!”

村民们顿时炸开了锅,有人开始往门外退,有人则指着王宁骂骂咧咧。张娜急得脸发白,紧紧攥着衣角,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