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秦灭韩(第3页)

内史腾的“闪电战”精准命中韩国的七寸,如同一把锐利的匕首,直插韩国的心脏。

南阳郡是韩国仅存的富庶之地,然而长期的无战事让这里防御松懈,百姓安居乐业,却不知危险正悄然逼近。秦军半夜渡河,战船在夜色中悄然划过水面,没有一丝声响。他们奇袭宛城(今河南南阳),守将还在睡梦中就被生擒,甚至来不及反应。南阳百姓甚至没来得及关上城门,秦军已如潮水般涌入城中,迅速扎营。城破的消息如同惊雷,瞬间传遍韩国。

拿下南阳后,内史腾没有丝毫犹豫,放弃逐个清扫城池,亲率五万精兵轻装疾进。他们日夜兼程,三日内奔袭二百里,兵临新郑城下。新郑,韩国的都城,此刻却一片混乱。韩国君臣惊慌失措,韩王安望着城下列阵的秦军,心中满是绝望。他想起先祖韩武子当年“三家分晋”的荣光,那时的韩国,何等威风,何等强大。然而此刻,他却只剩泪洒衣襟,面对着不可逆转的结局。

秦军在城外展开“劝降阵”,被俘的韩国士兵被押到阵前,高呼“降者免死”。城内百姓见秦军势大,竟自发打开城门,迎接秦军入城。当内史腾的战马踏入新郑的街道,韩王安身着素衣,双手缚于身后,跪捧国玺,在太庙前向秦军投降。那一刻,韩国的尊严被彻底践踏,曾经的荣耀化为泡影。

这场灭国之战,从渡河到破城,不过短短十余日。韩国的灭亡,成为山东六国中第一个倒下的多米诺骨牌,而秦军“以强击弱、速战速决”的策略,也在此战中展现得淋漓尽致。秦国的战车滚滚向前,无人能挡。

韩国的灭亡,是战国乱世的一个注脚,更是秦统天下的开端。这个曾经以“韩之劲弩,能射八百步”闻名的国家,终究败在了“大势”之下。当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凝聚国力,通过远交近攻瓦解合纵,当韩国在权臣内斗与战略短视中耗尽元气,灭亡便成了无法逆转的结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韩国的命运早已注定。

内史腾押解着韩王安返回咸阳时,新郑的市井间,百姓已开始适应秦军的统治。他们不知道,这场看似“亡国”的变故,实则是一个新时代的起点。九年后,六国尽灭,天下归一,而韩国的灭亡,正是这场宏大统一剧目的第一幕。

当历史的镜头扫过新郑城头的秦旗,我们看见的不仅是一个国家的消亡,更是旧时代的落幕。在铁血与权谋交织的战国末年,唯有真正的强者方能笑到最后,而韩国的命运,早已在强秦的“组合拳”下,成为必然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