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宇宁 作品

第631章 大制作才有大作品

“老谢,我听说小季拍《末代皇帝》要在故宫里拍实景。

部里的老石说,他的报告在年初的时候就已经上达天听。

上面的批复是:要人给人,要物给物,故宫开放,全力配合。

老石给我看了他当时给部里的策划方案。

他这次规模搞得真不小,仅仅制作费就要2,500万美元。这可真是大制作啊。”

在7月份,北影厂的主要工作,除了《红楼梦》电影和电视剧的后期制作之外,就是《末代皇帝》的筹备,主要是道具服装制作等方面的工作。

当然厂子里议论最多的,也是这部下个月就要开机的电影。

“嗯,小季他这是要把百年来的近代现代的影像复制一下。

我也看了他的方案。

登基大典那场戏,演员就要3000人,而且还是要军人。

还有什么至少1000个中学生,要脸上能带愤怒状的,这是要演60年代那一段。

这倒没什么。

不过,他在戏里面,必须要真的喇嘛,得几百号人呢,还要必须给他们配备男的服装助理。这服装设计一共要接近百人,咱们京城所有电影厂的化妆造型服装设计全都加上,才将将够这个数。

而且要准备的头发的量,吓了我一跳。

还有啊,咱们厂为他这个戏加工的道具,那就跟做的真的一样。那都是宫里的物什。”

谢铁骊谢导本身就兼任部里面电影局的副局长,所以他对季宇宁的这部《末代皇帝》的情况了解的很清楚。

“小季前几年就跟我说过这个电影项目,这个电影他是从82年就开始构思了,他的想法是从末代皇帝这个孤家寡人身上,可以折射出华夏近百年的历史。

溥仪这个末代皇帝可以得到善终,而且还从皇帝这个天下一人,真正变成了一个自食其力的普通人,这在世界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

所以这个题材不仅国内有不少人有想法,国外欧美也有一些人要拍。

像意大利的那个贝托鲁奇,前些年也曾经想要策划筹拍。

我觉得他们拍,估计会带有他自己的观点,很多想法恐怕很难符合历史的原貌。

现在这种投资上亿的大制作大场面,都已经很难搞出来了,未来也会越来越困难。”

“是啊,大制作才有大作品。只有大的投入,电影才有真正的发展。

我们现在国内的电影管理,还有电影发行制度很有问题,很难出大作品。

这种投资上亿的大制作,咱们也只能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