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屯田与卫所(第3页)
大体上,这是种以千户所为单位进行屯垦均田,进而寓兵于农的军事制度。
当土地不足时,则由朝廷拨给种子、农具、口粮,千户所组织所辖当值兵丁进行垦田。
当土地充足时,千户所则化身半兵半农机构,为朝廷提供正值青壮年的卫所军。
周罗睺看罢那处文字,明白了皇帝是想调动那些本该当值为兵的士卒来开垦新田,从而解决垦田不足的问题。
在他看来,这也确实可行,只是,他还是觉得单靠一个卫指挥使,恐怕并不能做到对千户所的有效监察。
陈伯宗觉察到了他面上的神色,当即解释道。
“除指挥使外,朕有意,使每千户所辖兵丁,每三年于兵丁中选四人为监事官。”
“其监事官有核查账目之权,为兵丁请命之责,若其都尉垦田、均田有所不法,则许密奏于指挥使。”
“若指挥使知都尉不法而不答,则二监事官联名,可奏其事于中书省,朕亲身问之。”
“此法甚便。”韩子高赞道,他只是个退居二线的闲散将军,倒是乐见此类之事。
“须使监事官不得连选,否则恐为都尉所贿,不能为士卒声言。”周罗睺补充道。
见二人并未对自己的谋划提出异议,陈伯宗终是面露笑意,言道,“卿言是矣。”
又道,“另有要事请卿等为之。”
————
二月十六。
安右将军、文招侯韩子高上言,近年屯田士卒常有逃亡,请变屯田制度,并上策略。
帝欲行之,而中卫大将军周罗睺劝以北事为重,稍缓其事,帝仰怒,必欲变革,而文臣多欲成其事,武将则多附议于周罗睺。
帝由是知文武之心,乃伪作调和,诏于巴蜀屯田兵中先行其策,以巴蜀屯田兵一万八千置三卫。
韩子高、周罗睺之奏,帝所密授之也,而群臣莫之知。
帝以文臣怯于北顾,乃使人密为谶言,教小儿传于建康市中,曰“黑衣赴悬瓠,大猬走入吴。”
时人解之,黑衣者,朝廷之铁人军也,悬瓠者,齐人豫州行台所在,大猬者,齐主高纬也,入吴者,言其被囚入建康。
初,有术士言亡高者黑衣,民间有知之者,俱言其事,建康士民传而信之,皆以为此陈将亡齐之征,朝廷奏书声言北伐者始多。
时齐将元景安为豫州行台尚书令,闻其事,恐朝廷误己将为叛,请迁他处任官,并奏其事于邺中。
高纬素好图谶之事,闻之,甚惧,从其请,迁元景安为雍州行台尚书令,又增豫州之兵二万。
三月。
齐主高纬遣使者南来赠礼,使之密观建康武备。ru2029
u2029感谢支持,最近真是日常一点更新,下章在今天。注:1.明朝卫所制很复杂,大概可以视为一种便宜版的府兵制,在初期也有卫所内部均田的设计,本书这个新卫所仿造明朝不过成本比明朝略高,理论上战斗力更强些。当然最重要的是,卫所其实是屯垦单位,它的作用是向边缘地区殖民。2.亡高者黑衣是当时著名的谶言,这下它的谶言功效,又被作者复活了。
u2029
u2029u2029u2029u2029